我在現實世界得道成仙

第197章 長河之意

三境!

長生!!修行室內另外五個人都不能理解陳景。

不能相互理解,通常是一個團隊分崩離析的源頭。

修仙者能接受異類言論,能更理性思考,而陳景只要沒被人篡改記憶和認知,便是境界突破,能從更高的視角向下俯瞰,看到更多,從而對決策產生影響。

“三境智慧追求長生不是一件難事,但凡有一條長生路開闢成功,你們一定能走通實現長生不老吧?”

“對啊!為何要執著於追求三境?”

“難道就不能先實現長生不老,然後用漫長的壽命去追索。”

“如何才能突破至第三境?或者怎樣才能如你這般突破二境,接觸到第三境邊緣。”

【00:39:25!!】

陳景調出手環看一眼時間。

距離代天主許可權還有一段時間,平靜回道:“佛祖證道的故事,為何是割肉飼鷹?”

“突破三境的第一步似棄我,如佛祖割肉飼鷹,明明眾生平等,何以將自我更賤眾生一等,好似與修行核心的唯我相悖,實則不然。”

“首先,三境觀念上需超脫自身,以族群為我身,因此觸及三境就被稱為聖賢。”

“這一步其實你們幾個都知道,只是輕易邁不過心境的檻,其實這是很正確的做法,因為邁過這一步也觸及不到三境。”

“百川入海,海納百川,為川也好,為海也罷,滴水根本不能駕御洪流,所以都難逃脫失我的命運。”

“三境奧妙,用語言根本無法闡述其萬一,老子上善若水說,上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

“我三境的相為長河之相,用長河為喻,點出觸及三境的核心。”

“一滴水是河?”

“億萬滴水是河?”

“其實不管多少水滴都不是河。”

“一滴水融入河流被太陽蒸發,被頑童捧起,奔流入海,水滴從融入到離開留下的痕跡,才是構成‘河’的素材。”

“長河非水,長河也不是溝壑,若虛似幻,又能承載著億萬水滴,遂歷史、歲月、命運,常以長河為喻。”

“唯我達到若河之境,便具備觸及三境的資格。”

“我凝三境青帝之相其實用了七千年,而明悟長河之意,才能讓我沉淪七千年曆史感悟中不失我。”

“…………”

悠悠七千年歲月為材,構建一條承載文明的歷史長河。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