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我者不必多,只需知曉金山寺解意優於白馬寺、大慈寺,辯法臺一言一行,等道信這類高僧消化後,鑄經傳法,廣傳弟子,隨信者將多如過江之鯽。”“…………”
“咚!”
烏黿上人使了一個眼色。
不等陳景再次問出:可有疑者?象徵辯法最後一階段結束的鐘聲突兀響起,金山寺下辯法臺,該由定海寺辯法僧登場。
辯不贏!根本辯不贏!那就快一點結束辯法,儘量把千葉的影響力壓到最小。
要是讓千葉再踩幾個道信,便又是一位玄奘。
如今佛教影響力今非昔比,不敢想象唯識宗再出一位玄奘,會造成什麼恐怖的後果。
“…………”
盂蘭法會第三日:辯法。
臨近黃昏,所有寺院皆已上辯法臺辯法,石柱旁卻只有三杆懸幡,分別寫著白馬寺、大慈寺,金山寺。
最後將由國師烏黿上人,選出本屆盂蘭法會辯法獲勝者。
按照計劃,應該無腦選擇白馬寺。
但那是建立在各寺水準差不多的情況,現在哪怕強行把白馬寺推上去。
金山寺、大慈寺,空明寺又不是大傻子,如此明顯的偏袒行為,不僅不會執行約定,還會察覺白馬寺有問題。
但也無妨,本座才是局勢的掌控者,若選擇大慈寺作為獲勝者,激化唯識宗各法脈矛盾,是否有機會謀劃…………。
李執看了一眼烏黿上人,開口道:“朕近日研讀了幾本佛經,認為金山寺所解拈花意最佳,不知國師意下如何?”
烏黿上人一驚。
陛下怎麼會為金山寺說話?對了!白馬寺佛塔,兩人曾同觀釋迦舍利見過一面。
陛下本來就厭佛,若對方是一個普通小和尚,自然無需在意。
但透過這場法會,知道千葉是一個口燦蓮花,辯法堪比玄奘的和尚。
陛下對佛法的興趣,未必是佛祖舍利異象的緣故,很可能與千葉有關,必須重視佛塔內兩人的談話內容。
烏黿上人思維急轉,面上卻露出一抹微笑:“陛下慧眼如炬,自當是金山寺獲勝!”
白馬寺、大慈寺的懸幡撤去,烏黿命人取下石柱上,盛放金玉蘭花的紫金缽。
將金山寺一行人請到法臺香花地,欲將紫金缽遞給金池道:“金山寺辯法獲勝,作為金山寺此行主事,明日可持紫金缽進宮面聖,可為聖上講法一個時辰。”
金池卻沒有順勢接過紫金缽。
千葉化佛辯拈花法,將金山寺刻在盂蘭法會上,此等壯舉,落在金山寺僧眾眼中,與佛何異?
金池若不是礙於長老身份,只差當場跪地拜師千葉,怎麼可能再去爭主事身份?陳景適時站出來,行了一個佛禮道:“見過國師大人,金山寺主事是小僧。”
法臺下正欲起身的李執又重新坐下,等紫金缽交到陳景手上,才與國師同行離去,還不忘回頭給陳景一個眼神。
表示助你成宗、成祖的事朕沒有忘,滅佛的事你可不要讓朕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