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八,清晨。
白馬寺鐘樓銅鐘準時被敲響,沉悶鐘聲迴盪不絕。
盂蘭法會辯法第一,寺廟主事可在今日進宮面聖,為皇帝陛下講法一個時辰,無上殊榮。
千葉洗漱後換上一身乾淨僧袍,手託種有金玉蘭花的紫金缽,在金山寺十名武僧護送下,前往汴京城新唐皇宮所在。
【降臨!】
陳景在現實世界淺睡一覺,意識準時降臨修仙界。
玄奘真經,一門神通,此次降臨所獲超出預計,已經達成最終目的。
捨棄千葉這個角色也無所謂,但還是決定親自收一下尾。
“嗡!”
剛走出白馬寺。
內景心蓮金蟬示警,一對蟬翼微微震動。
第二神通蟬覺有強化‘識’的作用,蟬覺強化五識,便是讓眼看得更明,耳聽得更清,鼻更能嗅其香,舌更能品其味,身更能感其觸。
示警,則是該神通作用於第六識意識的作用。
心蓮本我,對應識修境界就是第六識——意識。
陳景自身知道此行危險,而蟬覺就是將這份虛幻感知具象。
以賭徒為例,明知道賭博是一條不歸路,情緒上頭,哪怕是典妻當子也在所不惜。
蟬覺作用於第六識——意識。
最大作用就是變得理性,不讓情緒左右自己思維,完全催動神通,就有近似於絕對理性的效果。
至於神通作用於第七識——末那識。
雖然玄奘真經有修成第七識的完善功法,但終究還沒有正式修成,所以也不好猜測有什麼效果。
“………………”
武僧見陳景突然停在白馬寺門口,開口問道:“千葉主事,有什麼問題嗎?”
陳景知道危險的源頭,但並沒有防護的辦法,搖了搖頭:“沒事,繼續走吧!”
蟬覺能讓人變得理性,但理性思考的結果,並不是一味逃避危險,甚至不一定是生路。
一行人穿過汴京城街道,平安走到新唐皇宮門口,侍衛將十名隨行武僧攔在皇宮外,開口道:“皇宮重地,閒雜人等不得入內,還請幾位在宮外等候。”
持紫金缽的千葉,則被一名宮人帶進皇宮。
皇宮內同樣有一座佛塔,卻不是通體由白石搭建,而是木質結構覆以琉璃瓦,九層八角,懸樑斗拱,卻比白馬寺佛塔還要雄偉。
宮人將陳景帶到佛塔門口,宮人開口道:“佛塔聖地不是奴才能進的地方,法師請自行入內。”
陳景推門走進佛塔,裡面燭火通明,塑有一尊近丈高的彌勒大佛,一名穿藏青色僧袍的和尚背佛而坐,顯然早已在此處等候。
烏黿上人一手撥弄著舍利念珠,一手攤開指向身側黃綢蒲團:“請!”
“嗡!”
內景心蓮金蟬。
見到烏黿上人的一瞬間,蟬翼再次發生震顫。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