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涿光山。囂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流入黃河。水中生長著很多鰼鰼魚,形狀像一般的喜鵲卻長有十隻翅膀,鱗甲全長在羽翅的尖端,發出的聲音與喜鵲的鳴叫相似,把它飼養在身邊可以躲避火災,吃了它的肉就能治好人的黃疸病。
【疏(quán shu)】《山海經·北山經》
帶山,有獸焉,其狀如馬,一角有錯,其名曰疏,可以闢火。
譯文:帶山,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馬,長的一隻角有如粗硬的磨石,名稱是(quán)疏,把它養在身邊可以躲避火災。
【蛫獸】《山海經·中山經》
公之山。其上多黃金,其下多□琈之玉,其木多柳、杻、檀、桑。有默焉,其狀奴龜,而白身。赤首,名曰蛫,音詭。是可以御火。
譯文:公山。山上盛產黃金,山下盛產?琈玉。樹木多是柳樹、杻樹、檀樹、桑樹。山中生長著一種野獸,形狀像一般的烏龜,卻是白身子紅腦袋,名稱是蛫,人飼養它可以闢火。
【{犭多}獸】《山海經·中山經》
鮮山。其木多楢、杻、苴,其草多亹冬,其陽多金,其陰多鐵。有獸焉,其狀如膜大,赤喙,赤目,白尾,見則其邑有火,名曰【犭多】即。音移。
譯文:鮮山。樹木多是楢樹、杻樹、柤樹。花草多是薔薇,山南陽面有豐富的金,山北陰面有豐富的鐵。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膜犬,長著紅嘴巴、紅眼睛、白尾巴,在哪個地方出現那裡就會有火災,名稱是【犭多】即。
【丹樹(治癒黃疸病,還可以闢火)】《山海經·西山經》
崦嵫之山,其上多丹木,其葉如楮,其實大如瓜,赤符而黑理,食之已癉,可以御火。
譯文:山上生長著茂密的丹樹,葉子像構樹葉,結出的果實像瓜大小,紅色的花萼卻帶著黑色的斑紋,人吃了它就可以治癒黃疸病,還可以闢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