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行的百姓擠滿了道路兩旁,他們手持鮮花、香燭和各式各樣的貢品,為遠行的將士們祈福和送行。
孩童們揮舞著手中的小旗子,臉上洋溢著純真的笑容。
一些婦女淚水婆娑,暗歎著三位皇女命運的無常。
三位皇女頻頻回頭向百姓揮手告別,她們的眼眶也有些溼潤。
隨著隊伍的開拔,送行的人們漸漸散去。
三位皇女的心情也有些沉重和緊張。
她們深知此次任務的艱鉅和危險性。
但她們也明白自己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只有全力以赴才能完成任務併為大乾爭取利益。
隊伍行進在通往東土的路上,這條路充滿了未知和挑戰。
而此時遠在祁州群山裡面的蘇夜還不知曉,此刻有三朵桃花正直奔蒼州,為他而來。
如今的他正對著祁州群山裡面的這些烏龜殼抓耳撓腮呢。
祁州的西面群山連綿,險峰林立。
這些山峰不僅是一道天然的屏障,更是祁州多年以來的堡壘。
祁州在這群山之中修築了無數的險要關卡。
這些關卡彷彿是巨人的手臂,緊緊地守護著祁州,讓蒼州的大軍有點束手無策。
顯然,面對蒼州的大舉犯境,祁州祁王在大雍皇朝已經無力支援祁州的情況之下。
已經打算利用祁州西邊的群山所建造的這些險要關卡。
形成一個個烏龜殼,跟蒼州軍擱這群山裡面打一次持久戰了。
關鍵就這麼簡單的策略,卻依舊有些無解。
要想攻下祁州,必須先破這些險要關卡。
然而,這些關卡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加上祁州軍的頑強抵抗,使得進攻變得異常艱難。
而且這些關卡要塞之間彼此呼應,根本沒空子鑽。
只能一座要塞一座關卡的拔。
之前蘇夜召集麾下的統帥們,商討破敵之策。
將領們各抒己見,有人主張強攻,有人建議分兵繞後,眾說紛紜。
但是最終,蘇夜還是決定採取李靖穩紮穩打的戰術,逐一攻破這些險要關卡。
瑤華關!這座屹立在祁州西面的巍峨雄關,是祁州西面群山的第一道不動防線。
城牆高大而堅固,主體由巨大的石塊和磚塊構成,厚度在五米以上,高度在十五米左右。
城牆的內外兩側都經過了精心的打磨和加固,光滑的石壁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堅硬。
城牆的頂部寬闊平坦,足以容納數名士兵並肩作戰。
在城牆的邊緣,有一道深邃的壕溝,這是為了防止敵人攀爬城牆而設的障礙。
壕溝內填滿了乾枯的樹枝和尖銳的石頭,一旦有敵人試圖跨越,就會受到嚴重的傷害。
在城牆的某些關鍵位置,設有箭樓和瞭望臺,守城計程車兵可以在這裡對敵軍進行射擊和觀察。箭樓的設計十分巧妙,不僅提供了射擊的平臺,還起到了加固城牆的作用。
瞭望臺則可以讓守軍時刻掌握敵軍的動態,及時做出應對。
此外,瑤華關的城牆還有一個重要的防禦設施——甕城。
甕城是城牆外側的一個半圓形或方形的區域,城牆向內凹陷,形成了一個天然的陷阱。
甕城的設計使得敵軍在攻城時必須經過一個狹窄的通道,兩側的城牆可以居高臨下地對敵軍進行夾擊,大大增加了攻城的難度。
可以說,瑤華關的城牆結構嚴謹、設計精巧,充分考慮了防禦的需要。
無論是箭樓、瞭望臺還是甕城,都體現了這個時代頂尖的智慧結晶,也使得瑤華關成為了難以攻克的一道雄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