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異世召喚全史名將

第1215章 鄉下進城,恐怖的潞州底蘊!

行至正午,隊伍抵達一處名為“望河驛”的驛站。

這驛站竟不是尋常的土坯房,而是青磚瓦房,院牆上刷著石灰,門口立著兩尊石獅子——雖說石獅子的耳朵被鑿得歪歪扭扭,可在戰亂年月,已是難得的體面。

“幾位將軍一路辛苦,孟總帥有令,凡過境援軍,每人供應糙米飯兩碗、醃菜一碟,騎兵另加豆餅兩塊。”

驛站裡飄出米粥的香氣,朱棣等人剛下馬,就有穿著青色短打的驛卒端著陶碗迎上來。

厲虎接過陶碗,見碗裡的糙米飯顆粒分明,還混著幾粒紅豆,當即狼吞虎嚥起來。

“咱在瑞州啃了半個月麥麩餅,這飯真香!”

他含糊不清地嘟囔。

午後行軍,路上的景象更是讓人大開眼界,途經一座名為“御鎮”的塢堡時,朱棣等人特意駐足觀看。

只見塢堡的夯土牆高達三丈,牆頭密佈著箭垛,城門上方架著“絞車弩”——這種需十餘人操作的重型弩箭,箭桿比長矛還粗,據說能射穿三層鐵甲,尋常州府都未必配備,這裡卻像尋常兵器般擺在城頭。

更驚人的是塢堡外的“拒馬樁”,那些削尖的木樁竟不是普通松木,而是裹了鐵皮的硬木,樁頂還淬了黑褐色的東西。

“這是火漆,孟總帥說,淬了火漆的木樁不怕蟲蛀,還能防火攻。”

“這些樁子都是從乾州皇城裡拆下來的舊木料改的,足足有三萬根呢!”

蓐收笑著踢了踢木樁。

“拆皇城的木料?”

“那不得有小山那麼高?”

朱厭瞪大了眼睛。

“何止!乾州宮裡的銅鐘、銅鼎,都被熔了做箭頭;金絲楠木的樑柱,改造成了帥帳的撐杆;”

“就連後宮裡鋪地的金磚,都被撬下來鑄了錢——現在潞州流通的‘太平錢’,就是用那些金磚鑄的,你看這成色!”

蓐收得意地揚下巴。

他從懷裡摸出枚銅錢,銅錢邊緣光滑,正面刻著“太平通寶”,背面是條栩栩如生的青龍。

“這錢在周邊州府都能用,商隊見了太平錢,比見了大乾的官銀還親!”

朱棣接過銅錢,只覺入手沉甸甸的,比大玄的銅錢厚了一倍。

說話間,隊伍穿過一道山口,眼前突然出現一座雄城。

城牆竟是用青磚砌的,高達三丈,垛口上的衛兵個個精神抖擻,甲冑在陽光下閃著光。

更奇特的是城門口的“甕城”,兩道城門錯開設定,中間的空地上立著拒馬——這是《備城門》裡記載的守城妙法,尋常州府根本用不起這般規制。

“這是‘固城’,潞州的西大門。”

“孟帥去年下了令,所有關隘都要按‘三里一燧,五里一堡’的法子設防,光是這固州城,就駐了五千兵馬。”

蓐收指著城頭飄揚的黃旗。

朱棣注意到城門口的衛兵腰間都掛著水壺,壺身是光潔的錫器,這東西輕便不易破,比他們用的皮囊金貴多了。

更讓他驚訝的是,衛兵檢查行人時用的竟是“驗牌”——每個過往商旅都要出示竹牌,上面刻著籍貫和事由,這等細緻的盤查,連大玄的都城都未必做得這般周全。

進了城,更是讓一行人看得眼花繚亂。

街道兩旁的店鋪竟是鱗次櫛比,糧鋪門口堆著的粟米麻袋堆得比人還高,上面用紅漆寫著“乾州官倉”字樣;鐵匠鋪裡傳來叮叮噹噹的響聲,門口掛著的環首刀寒光閃閃,刀柄上還纏著防滑的鮫魚皮——這可是隻有精銳騎兵才配用的好東西。

“咱大玄的鐵匠鋪,能打出不捲刃的刀就不錯了。”

“你看人家這刀,刃口跟鏡子似的!”

厲羊摸著腰間的舊刀,刀鞘早就磨得發亮。

就在這時,路邊突然傳來一陣馬蹄聲,一隊騎兵疾馳而過。

他們穿著統一的黑色皮甲,頭盔上插著青色羽翎,腰間懸著弩機,馬鞍旁還掛著圓盾——這等“甲騎具裝”的配置,朱棣只在李世民的玄甲軍見過,可眼前這隊騎兵的皮甲上竟有鎏金的紋路,顯然是制式裝備。

“這是潞州的‘遊騎營’,負責巡邏的。”

“孟帥說‘防患勝於救火’,光是潞州境內的遊騎就有五千,三日一換防,確保百里之內無賊寇。”

蓐收見朱棣看得入神,笑著解釋。

“他們用的是‘鳴鏑’!”

朱厭突然勒住馬,指著騎兵背後的箭囊。

朱棣定睛一看,果然見那些箭矢的箭桿上有個小孔,射出時能發出尖嘯——這是北方大草原上的匈奴那些異族傳過來的法子,中原軍隊很少用,因為製作起來費工費料,沒想到潞州的巡邏兵都配了這等利器。

穿過固州城,前面的道路越發平坦。

路邊開始出現“屯田”,田埂筆直如線,田邊還挖著灌溉用的水渠,渠水清澈見底。

蓐收說這些都是“軍屯”,由退伍的老兵耕種,戰時為兵,閒時為農,既能產糧又能守土,這法子比朱元璋的衛所制度更精細。

走了約莫半日,前方出現一片軍營。

營地外的柵欄竟是用鐵木打造的,上面纏著鐵蒺藜,營門兩側立著哨塔,塔上的衛兵手持“望山”——這是孟章從乾都當中洗劫來的那些墨家工匠最新制作的一種特製望遠鏡,通體用琉璃打磨而成,能看清數里外的動靜,朱棣只在朱元璋的帥帳裡見過一面。

“這是‘前鋒營’的駐地,駐了兩萬兵馬。”

“孟帥治軍嚴,營裡的規矩都是按乾州禁軍的法子來的,連灶臺都要按‘五灶一列’的規矩砌,說是方便清點人數。”

蓐收指著營地裡飄揚的旗幟。

朱棣等人跟著進了營,更是被眼前的景象驚得說不出話。

營中的道路用碎石鋪就,下雨也不會泥濘;士兵的營房是磚石砌的,而非他們用的茅草棚;伙房外的水缸竟有蓋,旁邊還堆著劈好的柴火,碼得整整齊齊——這等整潔,比他們的中軍大營還要講究。

幾個士兵正擦拭兵器,朱棣走近一看,差點把眼珠子瞪出來。

那些長矛的矛杆竟是用“柘木”做的,這種木材堅硬如鐵,尋常州府根本買不起,而眼前這些士兵用的柘木矛杆上,還裹著銅箍加固,矛頭更是用精鐵打造,寒光閃閃。

“這……這是禁軍的制式裝備啊!”

朱厭失聲喊道,他早年在大玄皇朝當中遊歷過,自然瞭解過大玄皇朝的一些制式裝備,知道這種柘木長矛連大玄的那些邊軍都配不齊,只有京畿禁軍才能全員裝備。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