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嘆著時局變化之妙,朱由檢腦海之中,不由想到了一個詞——天命所歸!這讓他更有信心和魏忠賢鬥爭,奪取大明權力。
轉眼又是兩日,徐應元又傳來禮部尚書來宗道獻諛,題請魏忠賢侄子魏良卿代皇帝郊天、享太廟等訊息,朱由檢卻絲毫不為所動,只是繼續等待。
皇宮之中,魏忠賢也在緊鑼密鼓,為保住權勢而努力。
按照自己黨羽的獻計,魏忠賢先是派人向皇后吹風,在皇后明確拒絕後,又告訴皇帝有宮女懷孕,可以生下遺腹子當皇帝。
天啟皇帝朱由校此時已接近彌留之際,聞言召來皇后,道:
“魏忠賢告訴我:後宮有二人懷孕,他日必然生男,可以作為你的兒子當皇帝。”
皇后張氏多受魏忠賢詆譭,甚至連兒子都不明不白地遇害,哪裡願意魏忠賢得逞,當即連說不可。
天啟皇帝到底沒有徹底昏了頭,知道後宮中不可能突然冒出來什麼懷孕宮女,還一下子就是兩個。他的本意是讓魏忠賢和皇后都因為這個遺腹子有依靠,眼看皇后拒絕,當即絕了心思,命人秘密召見信王。
信王府中,朱由檢接到召見,知道最後的結果要出來了。懷著忐忑的心情,進入皇宮之中。
天啟皇帝對朱由檢這個弟弟十分愛護,看到朱由檢到來,當即傳下遺命:“吾弟當為堯舜之君!”
朱由檢不敢應答,又聽天啟皇帝說道:“前些日子,朕詔諭群臣:魏忠賢、王體乾忠貞,可計大事。”
“要委用忠賢。”
朱由檢心中腹誹:魏忠賢、王體乾對你或許忠貞,對我可不見得,他這個九千歲已經想當攝政了。
不過,朱由檢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和天啟皇帝爭辯,正要開口答應,忽然看到皇后張氏從屏風後走出,道:
“皇叔義不容辭,而且事情緊急,恐怕發生變故。”
朱由檢這才躬身拜受。
天啟皇帝又指著皇后相托,道:
“中宮配朕七年,常正言匡諫,獲益頗多。”
“今後年少寡居,良可憐憫,望吾弟善待。”
皇后聞言垂淚,朱由檢見得此景,眼眶也是一熱,泣涕答應下來。
天啟皇帝說完這些話,已經有些疲倦。朱由檢遜謝而出,臨走之前,又聽到張皇后低聲囑咐:
“勿食宮中食!”
朱由檢微微點頭,再次看了眼已到彌留之際的兄長,緩緩走了出去。
他知道,這是兄弟二人最後一次相見了。
再次入宮,就該稱對方大行皇帝了。
《思陵典禮紀》:熹宗大漸,魏逆方柄事,謀迎福王。懿安皇后召信王入繼大統,戒勿食宮中食。信王從周戚畹處作麥餅,袖而食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