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重振大明

第53章 侍御史加銜

“如果監察御史和給事中沒有殿中侍御史以上加銜、也沒有輪值上朝,卻又確實有事,朕允許他們向鴻臚寺備案,申請參加常朝。”“每一位監察御史和給事中都有獨立奏事權力,可以直接上書,可以直接備案。”

這個決議,讓大部分科道官員感覺可以接受,認為皇帝只是在減少上朝人數,並非在限制科道權力。如果以後的常朝還是這樣子,他們固然人多勢眾,但是想發表意見,卻也幾乎不可能。

左都御史房壯麗還要代表部門爭辯一下,朱由檢這時又道:

“侍御史加銜由都察院和吏部一同商議,要獨立造冊,慎重給其他官員。”

“晉升規矩也要另行擬定,不能苛待科道官員,也不能升得太快太高,讓其他官員不滿。”

說著,他還看了一眼由正七品吏科都給事中直接升為正三品南京通政使的楊所修,覺得大明官員的品級和晉升體系實在太亂——

一下子就跳了四個品級,實在是拿品級太不當回事兒了。設定各級侍御史加銜,也是為了規範晉升,讓他們好好熬資歷。不給自己立功,升那麼快乾嘛!

但是,朱由檢覺得楊所修升得快,楊所修自己卻不認為。他有正三品右副都御史加銜,本來就應該升為正三品職務,如今的南京通政使,他還感覺低了:

『北京通政使是九卿,還能在常參會議上經常見到皇帝。南京通政使是什麼東西,讓我去養老嗎?』

『我早就覺得閹黨必敗,既然你們不仁,就別怪我不義!』

對廷推自己去南京的閹黨大臣恨上了,楊所修已經盤算著和新任吏科都給事中陳爾翼、北直提學御史李蕃等同黨合謀,參劾崔呈秀、周應秋等閹黨大臣,把罪過推在他們身上,自己立功留京。他覺得這件事一定要快,免得去了南京,以後在那養老。

不知楊所修的想法,更沒有料到閹黨內部已經開始生亂,朱由檢在安撫科道官員、收買左都御史之後,終於讓自己的決定得到認可,科道官員的數量,在下次常朝時會壓縮到不足百人。

然後,看著在朝堂上湊數的公侯駙馬伯等勳貴外戚,朱由檢向他們道:

“勳貴外戚同樣可以獨立奏事,若有委屈可以透過通政司上書,或者在鴻臚寺備案、在朝會上討論。”

“也可以讓命婦入宮,向皇后訴說。”

這下他們也滿意了,很多人想著以後不用來了,有事情再來上朝。現在這樣擠著站在殿裡,真的是在受罪。

再看著朝堂上的寺監等官,想著科道官員的各種寺丞、少卿、正卿加銜,朱由檢向房壯麗和楊景辰吩咐道:“科道官員的加銜要儘快改,全部換為御史。其他有五寺加銜的換為侍御史加銜或承政司加銜。”

“五寺官員的品級也要調整,不要這個少卿正四品、那個少卿正五品、還有個少卿從五品,看著實在混亂。”

“以大理寺為標準,正卿正三品,少卿正四品,寺丞正五品。下面仿照六部設正六品主事,增設從六品從事、正七品知事,規範官員品級。”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