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重振大明

第49章 毛文龍不平五事

這下朱由檢也沒法和他們商量奏疏的內容、解決毛文龍的不平事了,只能先解釋道:“毛文龍有難處就向朝廷彙報,可見還是希望朝廷解決的。”

“要體諒他孤懸海外的難處,鼓勵他奮勇殺敵。”

群臣卻不願意,許可徵道:“陛下,各地都有難處,解決了這一處,是不是還要解決下一處?”

“不能縱容武將,讓他們更加跋扈。”

“臣建議召毛文龍進京,向他當面問罪!”

群臣紛紛附和,一致要求讓毛文龍進京。

沒料到事情鬧到這個程度,朱由檢想了一下,覺得召毛文龍進京也是一件好事。如果自己決定在東路進攻後金,東江鎮就是一個支點,毛文龍能不能承擔這個重任,自己要親眼看看。

還有就是試一試毛文龍的忠心,看他願不願拋開部下來京。如果不來的話,就代表他真的跋扈、有在東江鎮自立的心思,那樣自己就要慎重考慮,是不是換個人去東江鎮當總兵、接替毛文龍的職務。

所以,朱由檢從善如流,向眾臣道:“那就召毛文龍進京,讓他當面訴說。”

“東江鎮的事情讓他找人暫代,上次的宣川功也給他加些賞賜,讓他放心進京,不要心存疑慮。”

“另外,召前任登萊巡撫、加兵部尚書銜的袁可立進京,讓他和毛文龍對質,判斷是不是真的有不平事。”

“說起來袁可立還是毛文龍的上司,他被毛文龍逼走,恐怕也有不平吧!”

這話說得輕鬆,群臣卻沒有一個敢接。召一個孤懸在外的武將說著簡單,卻也有可能一不小心就逼出來反賊。

群臣方才氣勢洶洶,這時卻不敢多言,生怕毛文龍造反、自己以後擔責。

至於袁可立的事情,那就更不好說了。都知道皇帝有召回袁可立的心思,卻沒想到這麼急不可待。幾乎是找到機會就讓袁可立進京,連廷推職務都等不及,就讓他先回來。

不回應就是預設,朱由檢讓黃立極等大學士擬旨,又向眾人說道:“原南京禮部尚書董其昌,曾是皇考講官。”

“朕聽說他的字寫得不錯,堪比古之大家,把他也召回京,朕要向他請教。”

群臣再次無語,對皇帝不知道說什麼好。董其昌是泰昌皇帝的講官是不錯,他和袁可立的關係,同樣為人熟知。皇帝把董其昌召回來,分明是擔心袁可立一個人獨木難支,找個大臣幫襯。

這樣一個待遇,讓人不知道要說什麼才好。禮部尚書來宗道擔心位置被董其昌取代,小心詢問道:

“陛下,袁可立、董其昌回朝擔任什麼職務,要不要明日廷推?”

朱由檢搖了搖頭,說道:“先下旨把人召來。”

“職務以後再說。”

決定不等廷推,先把人召回京再說。畢竟這個時代一來一回就是一兩個月時間,什麼事都定下再召回,那就實在太晚了。

就這樣,朱由檢順利處理了兵部的事務,按照朝廷流程,發出正式旨意。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