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重振大明

第9章 銀章密奏

“陛下想用中旨任命大學士,也不是沒有辦法。”“萬曆老爺就是用中旨起復方從哲,後來內閣只剩下他一個人,被稱為‘獨相’。”

“朝堂上雖然多有詆譭,但是方閣老的位子,卻一直穩穩當當。”

朱由檢聽得暗笑,感覺甚是有趣。萬曆皇帝這樣留下方從哲一個人,其他文官要麼捏著鼻子接受這個中旨起復的大學士,要麼就面臨沒有大學士、內閣制度傾覆的危機。可以說是用他自己的辦法,反抗文官的鉗制。

但是這種做法,在太平時期還好,在內憂外患之時,是絕對不可行的。朱由檢不相信一個大學士,能處理那麼多事務。

所以萬曆皇帝的做法可以參考,但是不能採用。

真要說值得學習的,當然是專制頂峰的軍機處。

但是明朝的文官脖子比較硬,沒有被滿清入關殺怕。他們不可能像清朝那樣,願意跪受筆錄。

朱由檢只能挑著學一點,看看效果怎麼樣。

想到和軍機處配套的密摺奏事制度,朱由檢問侯保山道:“奏疏經過通政司、文書房,才能送到御前。”

“這其中有洩露的風險,對於軍國大事,可謂頗有不利。”

“有沒有秘密奏事的制度?又由誰來掌管?”

侯保山在文書房多年,對這種事情也有一些瞭解,聞言頓時回道:

“嘉靖老爺的時候,曾賜大臣銀章,可以密封言事。”

“據說是洪熙老爺首創的,銀章上有‘繩愆糾繆’四字,意為舉發錯誤、糾正過失。”

“但是在嘉靖老爺之後,就少有銀章密封言事了。外面的大臣覺得這種事見不得光,會有損自己名望。”

朱由檢卻不管這些,他只覺得自己找到了破局辦法。只要有這個祖制存在,自己就能不斷擴大,讓它成為新制度。

想到這裡,他對侯保山更加滿意了,道:“你在文書房的工作做得不錯,看得出是用心了。”

“以後銀章密奏的文書,就由你來掌管。”

“想想怎麼讓銀章密奏更機密,不讓任何人看到。”

隨手把事情交待給他,朱由檢想看看他的能力,能不能給自己帶來驚喜。

侯保山欣喜領命,眼看朱由檢再無吩咐,這才退了出去。朱由檢終於開啟匣子,看看有什麼奏疏。

陝西巡撫胡廷宴疏言:

臨鞏邊餉缺至五六年,數至二十餘萬。靖滷邊堡缺二年、三年不等,固鎮京運自萬曆四十七年至天啟六年共欠銀十五萬九千餘兩,各軍始猶典衣賣箭,今則鬻子出妻,始猶沿街乞食,今則離伍潛逃,始猶沙中偶語,今則公然噪喊矣。乞將前欠銀兩速發以奠危疆。報聞。

第一封奏疏略節,便讓朱由檢大吃一驚,再無之前的鎮定。因為他知道朝堂上無論怎麼亂,都還在大明制度約束的範圍內,自己能用制度從容處置。

陝西發生的事情,卻會醞釀出推翻大明朝的劇變。這對自己來說,是要命的事情。

尤其是奏疏中的“離伍潛逃”,讓朱由檢更是憂心。單獨的流民不可怕,但是在這些邊鎮士兵加入後,流民會變成熟悉官軍的流賊,再也難以遏制。

這件事如果不處理好,很快就會像歷史上一樣,釀出農民起義、掀翻整個大明。

《明史》:仁宗……諱高熾。

戊戌,賜吏部尚書蹇義及楊士奇、楊榮、金幼孜銀章各一,曰“繩愆糾繆”,諭以協心贊務,凡有闕失當言者,用印密封以聞。……

(楊士奇)進少保,與同官楊榮、金幼孜並賜“繩愆糾繆”銀章,得密封言事。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