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歷史:從世界大戰開始

第932章 苻天王,帶鬼兵再突擊一次吧!

天幕內,說書up主也在繼續講述:

【這番話精準戳中了慕容令的痛點。】

【前燕此前因猜忌逼走慕容垂。】

【如今洛陽陷落,局勢危急。】

【確有見了棺材落淚,召回舊將的可能。】

【而苻堅雖明面上信任。】

【但王猛的警惕卻早已不是秘密。】

【更致命的是,從長安到洛陽路途遙遠,來回訊息至少得好幾天。】

【慕容令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向父親核實真相。】

【若父親真的叛逃,自己滯留前秦軍中,必死無疑。】

【慕容令在營帳中徹夜難眠。】

【心中反覆琢磨:前燕的太后和皇上,是不是真的已經後悔了?】

【慕容令覺得。】

【他們的確是後悔了。】

【那為什麼後悔呢?】

【洛陽丟了,形勢危急了,需要慕容垂來救場了。】

【局勢就跟枋頭之戰前一樣。】

【一開始打壓慕容垂,桓溫北伐快殺到鄴城了,就讓慕容垂來救場了。】

【現在洛陽丟了,局勢一樣啊。】

【第二日,他以出城打獵為名,率親信策馬北奔,重回前燕。】

【訊息傳回長安。】

【慕容垂如遭雷擊。】

【兒子的叛逃已坐實了自己家族的不忠。】

【王猛此時才緩緩將“證據”呈給苻堅:】

【苻堅雖感惋惜,卻也不得不相信慕容垂兒子“狼子野心”的事實。】

【王猛向苻堅報告慕容令叛逃。】

【然而,慕容垂卻比苻堅更早得知這一訊息。】

【極有可能是王猛故意透露給他的。】

【慕容垂聽聞後,瞬間陷入慌亂。】

【根本想不通兒子為何突然叛逃。】

【情急之下,他決定自己也逃,否則必受牽聯。】

【可剛跑出長安不遠,就被秦軍擒獲。】

【這顯然也是王猛的安排。】

【他早就在等慕容垂自亂陣腳,安排人守著,就等慕容垂“叛逃”呢!】

【按常理,慕容令叛逃,慕容垂又試圖逃跑。】

【證據確鑿,苻堅完全有理由誅殺慕容垂。】

【然而,苻堅的反應卻出人意料:】

【“你兒子逃回前燕,說明他忠誠故國,這是好事。”】

【“況且,兒子犯錯,怎能牽連父親?”】

【苻堅不僅沒有追究,反而對慕容垂更加優待,讓他繼續統領本部兵馬,甚至讓他坐鎮長安。】

【這份信任,最終是讓王猛的金刀妙計落空。】

【另一邊,逃回前燕的慕容令徹底傻眼了——父親根本沒回來!】

【“等等,我爹慕容垂說他棄暗投明了啊?”】

【“是啊,沒毛病,棄暗投明了,棄我們大燕,投前秦去了呢。”】

【慕容令百口莫辯,被當作前秦奸細流放東北。】

【然而,他並非庸碌之輩,作為慕容垂最出色的兒子,他心高氣傲,不甘就此沉淪。】

【暗中聯絡舊部準備起事。】

【可惜,他的計劃被同父異母的弟弟慕容麟告發,最終死於非命。】

天幕外。

漢末。

諸葛亮看完了整段金刀計的內容。

同為頂級智謀之士,諸葛亮是瞬間就徹底的看出了金刀計的精妙絕倫。

“奇謀妙計,真是頂級的奇謀!”

“每一步都是理所應當。”

“每一步都是尋常之事。”

“但最終組合起來,就是讓慕容垂這樣的名將,亦無法防備的頂級奇謀。”

“怪不得天幕上,對後世這位叫做王猛的名士如此追捧。”

“管中窺豹,僅從金刀計謀就能完全看出他的智謀無雙了。”

“雖然……金刀計確實不太厚道就是了。”

一時之間,諸葛亮對後世的王猛也是佩服了起來。

天幕繼續:

【金刀計常被稱為“千古第一陽謀”。】

【但嚴格來說,它更符合陰謀的定義。】

【陽謀是讓對方明知是計卻無法破解。】

【而金刀計則是靠欺騙和誤導達成目的。】

【之所以被冠以“陽謀”之名,或許只是因為“陰謀”二字不夠光彩。】

【那麼,它算不算“古今第一奇謀”?】

【可以算。】

【確實精妙絕倫,但動機存疑。】

【金刀計在歷史上啊,爭議也很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