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歷史:從世界大戰開始

第926章 柏林防空塔小曲!

【一個作戰單元由炮擊基塔(g塔)與雷達瞭望塔(l塔)構成。】【地下通道緊密相連。】

【第一代基塔以內部鋼筋為骨,外部澆築3.5米厚混凝土牆體,頂部防護更達5米。】

【其體積長寬各70米,高43米。】

【l塔略小,為50米x23米x39米。】

【這鋼鐵堡壘能硬抗250公斤航彈直擊,無懼艦炮轟射。】

【塔頂配備4至8門128毫米40型雙聯裝高射炮,射程覆蓋14公里空域。】

【電力驅動裝填系統下,單炮射速高達每分鐘12發。】

【整座炮塔每小時可向蒼穹傾瀉5760發炮彈。】

【輔以塔身中部的,37毫米與20毫米速射炮。】

【共同編織出令低空目標絕望的死亡火網。】

【塔底還密佈火焰噴射器與機槍孔,無情絞殺任何試圖靠近的步兵。】

【當盟軍轟炸機群迫近,防空塔能在數秒內構築邊長240米的立體鋼鐵彈幕。】

【配合l塔雷達的精準導引,任何來襲空中編隊必將付出慘痛代價。】

【防空塔內部的設計,也極具戰略眼光。】

【它不僅是一個戰鬥堡壘,更是一個功能齊全的小型城市。】

【塔內隱藏著指揮中心、彈藥庫和野戰醫院,可容納2000名士兵長期駐守。】

【除儲存彈藥外,還配備大量食品與藥品資源。】

【防空塔共分為六層。】

【地下一層與地上一、二層可容納1萬多人。】

【二層存放著柏林14座博物館的國寶。】

【三層設有85個床位的醫院。】

【如此完備的設施,讓防空塔完全具備獨立作戰能力。】

【如有需要,堅守一年也不成問題。】

【在柏林,以動物園防空塔為核心,與北部洪堡海因、東部弗雷德里希兩座防空塔互為犄角之勢,形成三角形防線。】

【將整個首都圍得如鐵桶一般。】

【1945年,蘇聯紅軍發起柏林會戰,對國會大廈發起猛攻。】

【此時,柏林防空塔的大口徑高射炮調轉炮口,對準了蘇軍坦克。】

【激烈的戰鬥過後,柏林大街上隨處可見蘇軍被摧毀的坦克殘骸。】

【防空塔的強大火力,可見一斑。】

【為摧毀這頭鋼鐵巨獸,蘇軍祭出口徑達203毫米的重型榴彈炮。】

【炮彈撞擊塔身。】

【卻如隔靴搔癢。】

【堡壘仍然屹立不倒。】

【這些戰爭巨人如同不死的守護神,只在德軍司令部投降令下,守軍才最終走出堡壘。】

【戰爭結束後,柏林防空塔成了盟軍的眼中釘。】

【拆除防空塔的任務交給了英國。】

【1947年,英國工程師在防空塔中裝填25噸炸藥。】

【一聲巨響後。】

【防空塔竟紋絲不動。】

【連英國記者都為此撰寫《德國製造》,報道其堅固。】

【經過4個月努力,英國人在防空塔鋼筋混凝土上鑽400多個洞,裝填超35噸炸藥。】

【如此耗盡功夫。】

【才摧毀了一座防空塔。】

【這也成為英軍唯一一次成功摧毀柏林防空塔的紀錄。】

【此後,用同樣方法摧毀其他幾座防空塔,卻再未成功。】

【研究表明,徹底剷除這些鋼鐵混凝土山脈,所需資源遠超其價值。】

【戰爭已結束數年。】

【成本過大。】

【外加政治局勢發生變化。】

【最終,盟國放棄摧毀防空塔,】

【任其散落於德國城市之中。】

【而如今,這些冰冷沉默的巨塔以戰爭遺蹟的身份矗立在大地上。】

【成為了德國的著名旅遊景點。】

天幕外。

明末的崇禎皇帝,抬頭滿眼羨慕的看完了整段影片。

看著影片裡防空塔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牢牢卡住要害位置。

讓佔據絕對優勢的蘇聯鋼鐵洪流大軍,都抬不起頭。

只能被迫繞過柏林防空塔。

這強悍的防禦能力。

崇禎看得十分過癮。

崇禎忍不住羨慕地說道:

“的確是堅固無比的超級堡壘呀!”

“若有類似柏林防空塔這樣的堡壘坐鎮。”

“哪怕敵人再強悍,無論是李自成親率的闖軍,還是關外的韃子,都絕不可能攻陷此要塞。”

“要是大明能在山海關等要害位置,建幾座柏林防空塔就好了。”

“目前大明的技術,肯定無法修建完全同等的超級要塞。”

“但設計思路和整體造型,完全可以參考。”

“等會朕找工部研究一下。”

“若大明修建柏林防空塔這樣的要塞,成本幾何,收益又會怎樣。”

“要是確實有效,哪怕砸鍋賣鐵,朕也要修建!”

“至於經費嘛……”崇禎陷入了思考。。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