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仲太師?”
“寡人的朝堂上並沒有此人呀。”
“難道是後世他們掌握的關於我大商的史料,有所錯誤?”
“錯把其他人寫成了聞仲?”
“不過要說,剛才天幕上我大商軍隊可真是威風啊!”
“那聞太師,騎著冒火的神獸,瞪著第三隻眼睛,彷彿要蕩清世間一切罪惡!”
“而跟著他的魔家四將,更是體型大的誇張。”
“怕是有萬夫不當之勇!”
“要不是寡人此時就正在大商,否則的話,還真以為是真的大商的軍隊呢!”
“看樣子剛才的一幕,也是後世的一種特殊的戲劇?”
“話說後世把我大商的軍隊,描繪成那樣的怪力亂神是要做什麼呢?”
“這聞太師一臉嚴肅的樣子,他從北海歸來,是要幹嘛?”
帝辛的心態比較放鬆。
認定是後世的子民敬仰大商,所以拍的關於大商的電視電影。
同時也產生了好奇,很想看完這片段的前因後果。
帝辛隱隱約約的能夠斷定。
後世天幕關於聞太師回朝這一段的影片,絕對不止僅有這短短的幾十秒。
絕對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唉,看著我大商的軍隊那麼威風,真是過癮!”
“可惜剛才的天幕太短了,要是能有機會一口氣看完,那可就太棒了。”
……
而在明朝。
剛煉了一爐丹,準備服用丹藥的嘉靖皇帝。
看了天幕上那明顯有超凡力量的殷商大軍,再配合天幕那些文字。
覺得自己懂了。
不,是肯定自己懂了!嘉靖很高興對著旁邊的幾個隨從說道:“連天幕都展示了古代商朝,那些神鬼莫測之力,這不就說明了,其實煉丹尋長生是有依據的嗎?”
“只是這些鬼神之方,經過千百年的歲月已經失傳了。”
“好在現在朕經過探索,算是摸到了門路。”
“繼續煉丹!”
“相信終有一天,修仙成神,也不在話下。”
“到時候朕親自去問一問那位聞太師,看一看他的第三隻眼睛到底是何神物。”
……
新的天幕。
一段悠揚的背景音樂中,畫面緩緩展開。
節奏很舒緩。
但看到天幕的標題文字,歷代的古人們幾乎都無法再淡定。
【當騎兵衝鋒遭遇馬克沁!】
【從此遊牧民族變得能歌善舞。】
天幕的標題很通俗,但卻說了一個非常重要且關鍵的問題。
這個問題從先秦時代開始。
就一直困擾著華夏的歷代統治者。
那就是,如何對抗遊牧民族!
在華夏北方的遼闊草原上,天然的適宜遊牧民族生存。
而剽悍的遊牧民族,是無數王朝的噩夢!即使是強盛的王朝巔峰期,可以擊敗輕鬆的擊敗遊牧民族。
比如巔峰大秦,卻匈奴七百餘里,讓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但由於那片區域不適合農耕,統治成本巨大。
大秦最精銳的主力長城軍團,只能長期駐紮邊境。
成為拖垮大秦的一個重要因素。
漢武帝坐擁帝國雙壁,殺的匈奴屍山血海。
但最後反而把大漢搞得戶口減半。
成為漢武帝在古代許多時候評價很一般的重要因素。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