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前,法國的人口約有4100萬,同期德國人口約為6800萬。】
【法國人口雖然不算太多,但在西歐算是不少了。】
【法國本土面積55萬平方公里,比德國高一點,幾乎等於英國和日本兩國本土面積之和。】
【而且自然條件極好,可以說是西歐最肥沃的土地。】
【法國還是老牌殖民國家,在全球範圍內擁有大量的殖民地,面積加起來超過1200萬平方公里。】
【真打起來,可以從殖民地大量吸血。】
【實際上可以認為,法國的面積和可支配人口,都是遙遙領先於德國。】
【國民生產總值234億美元,德國則是350億美元。】
【這同樣是不含殖民地的資料。】
【在軍隊方面,法國在1939年戰前,擁有300萬大軍!】
【在當時的歐洲首屈一指,比同期德軍的175萬左右總兵力多一大截。】
【坦克方面,法國有3500輛以上的坦克。】
【數量、質量雙雙壓制德國以一號、二號坦克為主的3350輛坦克。】
【火炮數量法國優勢更明顯,擁有近11000門火炮,德國則只有7500門。】
【只有在飛機數量上,率先完成改革的德軍飛機數量2400輛,壓制了法國的1500。】
【海軍方面就是完全碾壓了。】
【德國是大陸軍主義國家,而法國比較吊,是陸權+海權兩翼齊飛的國家。】
【在戰前,法國海軍擁有1艘航空母艦、3艘戰列艦、19艘巡洋艦、50多艘驅逐艦,101艘潛艇,並且現代化程度極高。】
【德軍則只有2艘戰列艦、11艘巡洋艦、39艘潛艇。】
【可以看到,在二戰全面爆發前,法國和德國的紙面資料是互有勝負。】
【德國在經濟、工業能力上優勢大,但整體和法國算是同一檔次國家。】
【而且不同於四處擴張,國家軍事化程度極高的德國。】
【法國一直沒有全力投入到國防工業上,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
【德國的軍事工業產值,能在1938年到1939年直接翻倍。】
【法國不說翻倍,但上漲超過50%那是輕輕鬆鬆!】
天幕外。
秦朝。
嬴政欣慰的說道:“破案了,完全破案了。”
“如果把德國比作大秦,那法國起碼也是長平之戰前的趙國。”
“雖然德國可能比法國強,但也強的有限。”
“兩個實力差不多的強國,全面開戰,怎麼可能一個月就被幹掉?”
“李斯,你看了法國的實力之後,覺得如何呢?”
李斯看了天幕,感覺是收穫了許多。
同樣的,他和嬴政的想法很類似。
“陛下,臣也以為後世的法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絕非易與之輩。”
“從各項資料來看,法國的實力和德國差距應該不大。”
“可能德國更強,但臣估計是因為德國更早進入戰爭狀態。”
“就像我大秦之前那樣,在體系和制度上有優勢,進而能更好的發揮國家戰爭潛力。”
“陛下您覺得,法國的實力不至於被德國一個月速滅。”
“微臣亦然如此以為。”
“可能之前天幕裡說,德國一個月就讓法國投降,是一種戲說、改編。”
“就像之前天幕表現的,割半壁江山的李世民,和實際歷史完全不符!”
“法國,怎麼可能被德國一個月就擊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