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歷史:從世界大戰開始

第27章 虎牢之戰,章邯分析大唐

因為嬴政已經知道大秦二世而亡的事。而嬴政覺得,自己即使沒能長生不老,但留給扶蘇的班子應該不會太差。

不至於把國家給搞得二世而亡。

所以嬴政有些懷疑。

一方面是懷疑扶蘇的能力。

一方面也懷疑自己是不是看走眼了?

自己準備留給秦二世,協助治理天下的那些高官們是否其實是水貨?把天幕局勢的分析問題拋給在場的群臣們,讓他們作答,其實也是一種測試和考驗。

這種軍事問題,李斯自然不著急回答。

按理說這個問題該由蒙恬來回答。

不過蒙恬和扶蘇關係過於密切,而現在扶蘇的處境又有些微妙。

所以蒙恬也選擇了低調。

甚至是王離,知道皇帝心情不好,也牢記王翦的風格,沒有急著出頭。

最後反而是章邯第一個回答。

只見章邯指著天幕說道:

“唐軍勢大,如同當年大秦的態勢已成。”

“但面臨的敵人也多。”

“如果能夠在東出之後迅速拿下洛陽,自然一切大吉。”

“但現在天幕上也說了,李世民率軍東出之後,雖然一路收穫不少,打的王世充不敢出城野戰,只能坐視唐軍佔領各州郡。”

“但是最關鍵的洛陽始終拿不下。”

“大軍困頓于堅城之下。”

“士氣一定會受到影響。”

“再加上現在唐軍後方有突厥襲擾。前方又有佔據燕趙之地的那所謂夏王竇建德十萬大軍。”

“以末將之見,唐軍此時該撤了。”

嬴政點了點頭。

嬴政覺得,章邯的說法雖然沒什麼新奇,不算是什麼軍事天才的思路。

但也確實很穩妥,沒什麼大毛病。

後世的偽唐已經佔據了關中,繼承了自己大秦的基業。

接下來進可攻退可守。

只需要找準時機,便能鯨吞天下!

暫時的撤退,反而是明智的選擇。

章邯的思路,可以!如果自己去世後,繼任的秦二世手下武將都是章邯這種水平的話,怎麼可能幾年的時間就把大秦給敗光了?心裡思考著問題,嬴政繼續看著天幕。

【李世民手下的將領們,此時分為關中派和瓦崗派。】

【其中關中派普遍希望先撤回關中,穩住基本盤日後再戰。】

【不要冒著巨大的風險,在洛陽這邊和王世充、竇建德死磕。】

【而李世民手下瓦崗派的將領們,則紛紛堅持繼續圍攻洛陽。】

【畢竟拿下關東,瓦崗派才算是有了自己的根基。】

【此時到了必須做出決斷的時候。】

【如果李世民猶猶豫豫的話,定然會使唐軍內部人心不齊,極大地影響戰鬥力。】

【而李世民也果斷的做出了自己的決策。】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