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洛維約夫在沙俄1796

第1009章 029 索洛維約夫要進宮面見嘉慶皇帝

慶郡王也是很不高興,畢竟還有倭寇敢這麼盤剝大清的屬國。

雖說以後有做的不地道的地方,但是那都是晚清什麼時候了。

這會兒大清滿朝上下,君臣的心態,還是自詡“天朝上國的”。

索洛維約夫也知道這個,他這邊提及日本的事情,其實也有些目的。

那就是琉球如果能夠被從日本人手裡解救出來,以琉球列島這些地方,有一些可以建設良港的水域,自然也可以來作為貿易的中轉站。

甚至對於德川幕府來說,看起來是丟了塊地,薩摩藩丟了個屬國,但幕府要是願意開國,他們也是會獲得不少好處的。

至少在貿易這一塊,日本本身盛產金銀,作為海洋國家卻一直施行鎖國政策。

如果這些金銀能夠流通起來,自然也是個好事。

一直到了現代,九州的菱刈金礦還在開採,此時正在開採的銅山和金山銀山還有不少。

對於俄國來說,日本可以說是天然的軍火傾銷地,幹這個活,大概都是刻在斯拉夫人骨頭裡的。

加上賣軍火總要比英國佬那樣走私鴉片正經的多,正經生意是一方面,透過這一點來削弱強藩,同時增加幕府的實力,日本以後是個什麼走向呢?

反正京都的那一家子大聰明,還是不要給放出來,雖然現代的上皇和天皇人都還不錯,架不住他們現在只是符號象徵,下面還是一群蟲豸,這可是搞不好國家的。

要是換成八代將軍德川吉宗,農協大概得切腹個幾百人,砍頭個幾十人,這米價就恢復穩定了。

而且索洛維約夫也提到了,德川幕府幾次給琉球國找場子,以及西南各藩相對來說獨立於日本幕府。

這裡面,就有的文章可做,不過清朝也只是對少數幾個藩屬國派人出使,上一次派人出使俄國,都已經是雍正年間了。

甚至現在你去問大清朝當中,都誰知道登基大典的步驟,他們都得現在書裡面找。

因為乾隆在位的時間太長,如今也已經是嘉慶二十一年的丙子年,八十多年過去了,就是乾隆登基時候在那裡扛旗的小官,現在都已經不在了。

至於嘉慶,他是乾隆內禪以後登基當的皇帝。

登基大典?這是什麼,不存在的,只是辦了一個規模並不大的儀式。

沒辦法,乾隆他太能活了。

雖然他本人在的時候,這臺機器有點僵化,但是作為有經驗的小心眼蓋章帝,他還是能夠讓國家機器運轉正常。

到了嘉慶時期,這個機器雖然還能運轉,不過零部件出現問題,還上下都漏水,就比較麻煩了。

嘉慶還在的三個兄弟,儀親王永璇,成親王永瑆,慶郡王永璘,他們三個可以說很不靠譜。

他八哥也出bug,經常辦差的時候搞砸了,尤其是管宗人府的時候總出問題。

成親王倒是好一些,不過年紀也不小了,而且前些年辦差出了岔子,現在也回家去了。

永璘這小子,平時雖然不靠譜,不過這一次接待俄國使臣,差事倒是辦的不錯。

畢竟索洛維約夫那是知道什麼說什麼,旁邊的奕毓和克捫兩人,還都勤於記錄。

當天晚上,永璘居然加了班,這對於一向瞭解自己不著調弟弟的嘉慶來說,都大感意外。

但是這裡面說的也太多了,甚至還附帶了一份送給永璘的《諸國事記》。

這個要比給慶溥和蘇楞額看過的還要詳細,對於各國的情況都有介紹。

放在最前面的是俄國,這裡面也提到了俄國的政治制度。

但因為索洛維約夫的寫法,總是讓嘉慶以為,這是拿大清的制度改的。

比如戰爭部被稱為兵部,司法部被稱為刑部,外交部被分為禮部和鴻臚寺,財政部就成了戶部,其餘的各部倒是直接翻譯的名稱。

而且也提到了如今各部“尚書”的出身,此外還有俄國皇室此時的人員情況,和各國都有哪些姻親。

此外,索洛維約夫還提到了這些官職的對照。

“和我大清,還是有些相似之處啊。”

軍機處大早上就來上班,董誥他年紀實在是太大,雖然見的也多,可是總是老年人,精力不濟。

現在還靠在牆邊上打盹,有個軍機章京一直在旁邊伺候。

嘉慶他只管看,卻也在等,要是董誥那邊清醒點,他這邊也就要給軍機處四個人開個會。

“章煦。”

“臣在。”

“你是哪一科的進士?”

“陛下,臣是乾隆三十七年進士。”

“你們那一科,有個叫潘有為的,福建籍貫,在廣東鄉試,他的父親是十三行的總商,他的弟弟潘有度,現在也是十三行的總商,可有這麼一回事?”

“陛下,確實如此。潘毅堂與臣同年,編纂四庫全書的時候,我們這些同年,不少人都在館中校書。”

“是啊,你們那一榜,可真是‘金榜題名’,這個金榜點了狀元,他的名字好啊。可是要論起成就,還是你章煦,如今也是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入值軍機處。這人的名字呢,可能一時會有作用,但是為官之道,這個做人之道,那都是一直要做的,還有這個學問。但是洋人的事情,就一直搞不明白。就說這個湖廣總督孫玉庭,他對朕說洋人因為褲襪頗緊,不易下跪,禮節難成。可是英夷是洋人,俄國也是洋人,怎麼慶溥和蘇楞額去辦差的時候,這一次俄國人就能夠熟悉禮節呢?”

嘉慶這麼說話,被點名的官員倒是不會有事。

畢竟孫玉庭說的,也總是看著像,是外部觀察的結果。

不能說錯,但是也能夠糊弄事了。

但是蘇楞額呢,前後說法不一,要不是他在粵海關辦差還算得力,之前一番諫言也算一時見解,這會兒早就給革職交部議處了。

畢竟前面說的話,總是有些欺君。

換成小心眼的乾隆,這會兒大概就贈送一個流放新疆,伊犁將軍帳下效力的結果了,這還是保底。

要是一不小心捅了簍子,大概就要菜市口真人秀了。

皇城根底下的老百姓,最喜歡看的就是這個殺頭。

嘉慶這會兒又不問章煦,又要去問託津。

“託津,你來說。”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