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長公主也是無心,她那段時間都被關在城堡裡,父母和小姑都上了斷頭臺,對於外界幾乎一無所知。
即使在涅瓦大街17號,有伯爵夫婦給補課,她也一時間記得不是那麼全。
不得不在這裡連番道歉,不過也並不怪她,都是實話實說。
在這幾位聊著的時候,路易莎也進入了這個房間,她今天沒帶保姆,是自己懷裡抱著孩子。
要提到那位可憐的泰蕾茲,俄國太子妃還是有所耳聞的,這種失去親人的不幸,容易在王室當中得到同情。
而她這樣抱著女兒坐在旁邊,顯然看到已經睡下的侄女,這幫嘰嘰喳喳的小姑子,現在又不說話了,也就是亞歷山德拉在用手絹擦眼淚。
“Ilyaunbanquetcesoir,Marie-Thérèse,vousêtesnotreinvitéedemarque,ilfautquechacunoublieleschosesdésagréables.”(今晚有一個宴會,Marie-Thérèse,你是我們尊貴的客人,所有人都要忘掉不愉快的事情。)
話既然這麼說了,也是這樣,她還要那位法國公主來試著抱一抱。
從媽媽的懷裡換到一個更大更軟的環境裡,小冬妮婭睡得非常安穩。
至於為什麼這麼說,其實想想波旁王室最近幾代人的身高體型就知道了。
只不過這位長公主,因為這些年的環境問題,她大概不會像是她的姑姑那樣一副雙開門的身材,更像是她的母親。
說真的,幾個身材貧乏的俄國公主,現在都開始有點嫉妒這種體型了,雖然法國的長公主是成年人,但是她抱著侄女的時候,跟自己抱著侄女的時候,顯然是不一樣。
尤其是葉卡捷琳娜,她的肋骨稜角分明,只要她抱起來準會哭鬧,這是年紀太小的緣故,抱侄女跟抱娃娃可不一樣。
今天這個場景,也是這個樣子,換成了瑪利亞來抱冬妮婭就醒過來哭了一陣,換回法國公主的懷裡,過一會就嗦著大拇指睡著了。
小孩子嘛,總喜歡鬆軟的地方。
她們也祝願法國公主能夠找到合適自己的夫君,這一點在座的女士態度是高度一致的。
約瑟夫大公,今天就在宴會上出席,他的語言天賦確實是拉滿的,哪怕是匈牙利語這樣在歐洲可能比較難學的語言,他也掌握的非常熟練。
而且考慮到了形象問題,以及他一直以來都在哈布斯堡皇室代表著匈牙利,自1796年當選匈牙利副王以來,他公開場合除了皇室禮服,一般都穿著著匈牙利服飾。
匈牙利最著名的服飾,大概就是驃騎兵們穿著的那身了,約瑟夫大公本人還有個優點,就是騎術還不錯,雖然這都是基本配置。
但是,俄國的這幾位女大公,貌似除了葉卡捷琳娜,對於驃騎兵這身行頭,也沒什麼好感。
河堤前面那些整天惹事生非的驃騎兵軍官,別管是來自哪個團的,確實也名聲不是很好。
約瑟夫在利益方面確實表現很好,但是他不知道自己雖然代表了背後的匈牙利,但是在亞歷山德拉這裡又多了一個扣分項。
雖然是不知者無罪,這樣也只能說他這次相親倒黴。
後面還有些機會可以補救,但是會發展成什麼樣子,這就不是他能夠掌控的了。
但是他此行的另外一個主要任務,就是代表皇兄約瑟夫把邀請蘇沃洛夫元帥出征的親筆信,親手交到保羅沙皇手上。
在大局問題上,保羅沙皇已經口頭告知了約瑟夫大公,他很快就會發布一份命令,除了蘇沃洛夫元帥要出征以外,還有後續可能的增兵。
雖然沙皇本人不會御駕親征,但是出動的都是俄軍近衛軍以外的精華,不少作戰經驗豐富的老兵都分佈在那些名頭上掛著“火槍團”的部隊當中。
只是終身大事上,約瑟夫大公卻並沒有得到保羅的什麼評價。
似乎只有俄國皇后對他很滿意,保羅本人看著這身衣服,腦子裡就會浮現匈牙利驃騎兵對著普軍發起追擊的畫面,作為資深的普棍和法棍,這一幕他可不喜歡。
但是他也給約瑟夫留了一些時間,至少這位大公人品端正,換成別的什麼王子或者公爵來了,這事兒怕是當場就要吹掉的。
同時,亞歷山德拉也在謀劃自己的未來,她倒是想到了符騰堡的表哥,問題是母親會不會同意,尤其是舅舅們算是媒人,要是把瑞典人在她面前悔婚轉而娶了嫂子的妹妹的一套表演出來,奧地利方面的接受能力怎麼樣。
想到她自己的未來這麼糟糕,她又躲在臥室裡哭個不停。
於此同時,從彼得堡出發的使者,已經快馬加鞭的前往康昌斯科耶莊園,帶著保羅給亞歷山大·瓦西裡耶維奇的的親筆信。
約瑟夫在完成了任務以後,回到住所,他這人知道女方沒看上自己,也就在自顧自的嘆氣。但是皇兄的任務已經完成了,保羅的信使出發,國家層面的任務已經完成。
他想過,如果是俄國皇室的公主嫁到他的匈牙利宮廷,都會出現怎樣的問題。
說實在的,如果他是個一般的德意志小朝廷的王子,可能壓力也不會這麼大。
埃琳娜嫁到梅克倫堡的事情,倒是比較順利,跟那個整天雄赳赳氣昂昂在宮廷裡站崗的未來小叔子混熟了以後,其實她也想到,姐姐是不是也可以找個小宮廷的王子結婚,跟哈布斯堡聯姻確實負擔太大。
當然,問題的關鍵,在沙皇本人。路易莎生孩子那回雖然有驚無險,但是他自此謹慎起來,跟哈布斯堡的聯姻他也並不情願,所以拿出來了附加外交條款來進行限制。
但願這次出征,不要出什麼事情就好了。
哪怕是拖一拖女兒的婚期,到事情明朗以後,也是一種可行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