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克賴打敗了那個晦氣的舍雷爾將軍以後,俄奧兩國軍隊,目前正在匯合當中。
這幾天當中,俄軍的步兵縱隊行動也非常迅速,他們在4月3日又繼續強行軍,因為不知道在維羅納的戰況如何,部隊的行動速度很快,而且兩天後奧軍又和法軍在這一地區交戰。
等到過了4月5日,天氣明顯好了不少,而奧地利人弄來的這些馬車和牛車,也把掉隊的俄軍步兵都給拉上,帶到了維琴察。
蘇沃洛夫到達這裡的時候,在當晚先是收到了克賴將軍報捷的訊息,隨後第二天早上,在俄軍縱隊要進入維羅納的時候,遇上了回來彙報的索洛維約夫。
維羅納這地方也不錯,本身算是義大利東北部比較富庶的城市,甚至這地方在羅馬時代,就已經是個挺大的城市了。
蘇沃洛夫的駐地給放在了市政廳這裡,他也不需要太多地方來給自己安排個司令部,甚至在地面上鋪個毯子,這也不是問題。
今天到達這裡以後,俄軍兩個縱隊的這些士兵是找到了一個總算可以好好休息的地方。
接下來幾天的行軍計劃,聯軍的動作就不像匯合之前那樣迅速,蘇沃洛夫在急行軍以後,也認為部隊現在可以放緩進軍速度。
至於原因,估計也是法軍在義大利半島的軍團,主要在兩個方向上,他們當面的義大利軍團主力已經被擊敗,兵力上聯軍優勢很大,已經形成了戰略優勢,不應該這樣去消耗士兵的體力。
就算是25年兵役,俄軍當中長期服役的老兵數量也是很多的,放慢行軍速度有利於保持這些經驗豐富老兵的體力,後續真的要打仗的時候,體力也需要分配。
但是那些老兵得到這麼個休息的機會,都在大快朵頤,畢竟本地熱情的市民,他們之前招待奧軍的時候拿出來的東西,給俄軍也是準備上的。
“今天讓他們痛快一下,我們去遊覽羅馬劇場的遺蹟。”
索洛維約夫也把獵兵連的人留下來警戒,他是騎馬到那個劇場的遺址,和幾位軍官結伴而行。
“這個劇場,是什麼時候建立的?”
“據稱是尼祿時期,那會兒還沒到‘五賢帝’的時代,在這裡表演戲劇。”
這個劇場上面,已經長了很多的雜草,也沒有人來清理,風化的程度也挺嚴重的。
當然了,要是埋在地下的部分,給挖出來了以後,看著倒是很完整,跟這些暴露出來的就很不一樣。
“這些石塊,也有些年份了,但是......”
索洛維約夫也看到了一些刻著十字架,卻毀掉了原來雕像的石刻,也就知道,在早期的基督教,估計也是在狄奧多西皇帝時期,頒佈了禁止異教的敕令,加上羅馬帝國的徹底分裂,教會在這一時期就佔據了主導地位。
也使得很多地方,進入了“黑暗時代”,在羅馬帝國還是多神教為主,以及君士坦丁王朝時期宗教寬容的時期,科學和文化還是繁榮昌盛的,這個時期的雕像藝術還是非常發達的,等到了東羅馬帝國開始以基督教為主,還有幾次宗教會議導致的東西教會大分裂,這個階段留存的雕像很少,連羅馬的皇帝都只能用馬賽克拼接畫來展示自己的尊容。
此後甚至一度更加糟糕,有些皇帝的尊容到了中世紀,都跟漫畫一樣了,直到文藝復興時期,雕刻藝術才算又被撿了回來。
不過當著一群東正教信的還很虔誠的將軍說這個事情,顯然是不行的,將來他自己娶媳婦,估計也是個虔誠信仰東正教的貴族小姐,有些話也是不能隨便來說的。
那些將軍們還在參觀古蹟,這會兒索洛維約夫又遇到了蘇沃洛夫元帥的兒子阿爾卡季,他也沒有隨從,自己就這麼走在街上。
“阿爾卡沙,你也出來參觀這座義大利城市?”
“是啊,米沙,你這是從劇院那邊回來?”
索洛維約夫點了點頭,隨後說道:“幾位將軍還在那裡,我回到街上來看,也是知道義大利的手工業還很發達,要不要買些東西,將來帶回去,給家裡人做個紀念品。”
“我想也是,不過您知道的,我的父親,亞歷山大·瓦西裡耶維奇,他一向生活簡樸,我也就是給姐姐看看,有沒有她喜歡的東西。”
說起來,他是領著侍從的俸祿,而且姐姐和姐夫還經常給他零花錢,老元帥鬧脾氣還是女婿繞開他挪用家庭資金導致的。
“我倒是想換一雙皮靴,這一雙已經穿了一個冬天,也就是我經常騎馬才沒有壞掉,要是跟以前一樣在小冬宮門口站崗,怕是來回走路也要換掉幾雙。”
他們兩個結伴而行,也看到了義大利北部這些城市發達的手工業,僅僅是一個維羅納,城內就有不少手工作坊,製造皮鞋和毛毯的手藝人在街邊上都是。
而且他們對於俄國士兵的到來,還非常熱情,之前法國人在這裡的時候,雖然當官的吃飯給錢,但是當兵的,吃你幾個披薩還要給錢?
奧軍當中也有這種事,反而是一向被認為野蠻的俄軍,哪怕是向來名聲不太好,之前在華沙的布拉加區沒少鎮壓波蘭人的哥薩克,還是從偏遠鄉村來的大老粗農奴兵,只要能給他們比劃個價格出來,他們是一定會付錢的。
義大利人有一點好處,就是你可以封住他們的嘴,也可以他聽不懂你說話,但是隻要雙手能動,他們絕對能夠給比劃出來。
“這兩位少爺,一看就是體面人,來看看吧,上好的綢緞!”
“你這位老闆,這裡還在賣絲綢?”
“打仗以前,就囤了不少貨,過去奧地利老爺在這裡的時候,我們生意做的還不錯。這幾年一直都在打仗,生意都快做不下去了,過去還能收些塔勒,現在這些法國佬,弄出來的紙幣,都快搞成廢紙了!”
這位老闆一見到了兩個俄國年輕軍官,就開始大倒苦水,表示自己的這些義大利科莫產的絲綢面料,因為戰爭的關係,始終就賣不出去。
“要是不打仗了,你的東西不就能賣出去了?這絲綢又跟別的面料不一樣,總是有老爺願意買,你也可以等到不打仗了,把手上的貨都帶去威尼斯或者別的城市去賣啊。你說我說的是不是,這位老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