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說了,我已經意識到了當時的問題,被奧軍的預備隊給反突擊,也就輸掉了那場戰役。”
但莫羅掌握了軍隊,反而可能讓法國軍隊變強了,畢竟這是一位相對年輕,還比較有活力的指揮官,由他來擔任總司令的話,法軍的調動可能會有所加強。
他現在就在阿爾科萊的對岸,在1796年法軍曾經在此地擊敗過奧軍,波拿巴將軍當時手持軍旗,親自率隊發動衝鋒,然而在混亂當中,他本人被擠到了河裡,副官也在戰鬥當中為了掩護他而陣亡。
這可不是在繪畫當中表現的那樣,波拿巴將軍的軍事才華,確實很難有人匹敵,但是他也是個宣傳的好手,都記著他扛著軍旗衝了過去,卻沒人知道那一仗打的其實很艱苦。
韋羅瑟知道,他現在又出現在了對岸,論及奧地利人當中,被那位科西嘉來的將軍打敗的經驗,他作為參謀長,經驗應該是最為豐富的。
這時候如果能夠讓聯軍擊敗法國人,那麼還能替之前的戰敗出口氣,不過誰都想在戰場上,擊敗波拿巴將軍,只是現在於大會戰當中,還沒有人能夠完成這一紀錄。
莫羅現在利用的就是阿爾科萊這個地形,跟法國人從西向東進攻,過了這裡的橋樑,就能夠到達開闊地不同,俄軍從東向西,因為沒有可以選擇迂迴的地方,就必須要從橋上強攻過去。
之前哥薩克騎兵試圖在上游和下游找到淺灘過河,都沒有成功。
“元帥閣下,我想這個時候也就只有從正面發起進攻。在阿爾科萊只有這一個隘口可以向西,兩側分別是科莫湖和森林,部隊沒有迂迴的空間。”
“確實是這樣,現在又沒有了路,但是俄國士兵還是能夠走過去的,我是相信他們能夠做到的。”
“如果法國人有堅守的決心,並且用炮兵封鎖橋樑,可能也不會好打。”
“韋羅瑟將軍,您作為參謀長,就是要把合乎常理的事情都分析出來,而我們在戰場上要做的,不見得都是要根據腓特烈的軍事原則,也要有一些大膽和不合常理的辦法。”
這個任務,被蘇沃洛夫交給了巴格拉季昂,他的臨時縱隊又是獵兵團和聯合擲彈兵營,同時在背後有俄軍炮兵保護。
但是對於法國人來說,他們現在缺乏炮兵,在之前的戰鬥當中,因為各種原因損失的大炮超過80門,哪怕在這裡能有那麼幾門大炮,用來封鎖橋樑,同時還要壓制對岸俄軍的炮火,或許守住阿爾科萊大橋的可能性更大。
現在的情況就不太好,巴格拉季昂的縱隊,在炮兵發言以後,就開始強行渡過這條從科莫湖出來的河流,最初過去計程車兵還紮上了木筏,就這樣划水前進。
正面的強攻也讓法國人的火力一直都被壓制,他們的散兵倒是還能維持在戰壕或者掩體裡面射擊,但是炮兵的壓制火力,讓他們背後的線列步兵,也不能排成佇列,那樣可是送死。
巴格拉季昂率領著部隊快速的過河,法軍現在也抵擋不住,放棄了前沿的陣地而撤退到樹林裡去。
“元帥閣下,這看上去,就像是三年前法國人從原路退回去了一樣。”
韋羅瑟的語氣裡,就能夠聽出來他非常的激動。
在巴格拉季昂過河以後,聯合擲彈兵營很快控制了橋樑,這次法軍已經抵擋不住,莫羅為了保證自己手上這支生力軍還能繼續作戰,而不被搭在這裡,最終選擇了撤退。
還留在阿爾科萊,並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雖然他不想逃跑,但是在組織後衛戰鬥和撤退的時候,也確實都在盡力指揮。
隨著莫斯科擲彈兵團也投入戰鬥,法軍全面的從戰場上撤出。蘇沃洛夫此時握有兵力優勢,但是在阿爾科萊他的幾個團都無法展開,佔到兵力大頭的奧軍也不在這裡,事實上他也沒有貿然追擊,最終的決定是以哥薩克騎兵襲擾撤退中的法軍。
最終的戰果也不是很多,加起來也就消滅了四百多人。俄軍打的很勇猛,但是自身的傷亡也有三百多人,在一次強渡戰役當中,出現這種戰果也很正常。
除了一個炮臺上法軍的輕炮全力射擊了一陣,這次戰鬥法軍的抵抗也並不激烈。莫羅還是要保證有生力量的存在,之前在這裡奧軍就曾經被法軍消滅了17000餘人。
“如果不撤退而是逞能的話,法國人很快就會在這裡被消滅掉。他們的指揮官還是非常明智的,以現有法軍的力量,並不足以守住這麼長的戰線。”
蘇沃洛夫認為法國人的做法還是很對,除了激烈戰鬥的一處炮臺上幾門輕炮,大部分地方也沒經歷激烈的戰鬥。
法國炮兵在最後的射擊以後,就丟棄了大炮逃跑,這點跟俄軍的態度不一樣。
俄軍的情況,從來都是人在炮在,除非炮給打壞了,否則炮兵是不會輕易放棄大炮的。
不過這個做法,以後還是值得商榷的,畢竟有經驗的炮兵其實比單獨的大炮價值還要大!
法國人最後跑掉了,在向米蘭的大路上就能夠看到火光,俄軍現在還在陸續過河,同時奧軍在下游也開始準備渡過,他們都在向著米蘭進軍。
不過也還有法軍,因為各師所處的位置不同,現在要全都撤退的話,也還是有部隊在擔任後衛的。
在這方面,之前舍雷爾安排了塞律裡埃師來擔任後衛,但是因為在貝加莫的戰鬥,目前法軍的指揮中樞是被掐斷的,要不是莫羅先後遇到了不少從那裡逃出來的騎兵,也不知道義大利軍團的總司令居然這麼送了人頭,很可能已經成為了俄國人的俘虜。
這樣,他便要擔負起指揮職責來,要各師都快速的向西運動,如果行動遲緩的話,很可能都要給揪住而就地消滅。
當訊息傳到維也納的時候,弗朗茨二世也是不太相信,俄軍在幾天的追擊當中,就取得了這麼大的戰果,大小戰鬥當中又殲滅了法軍數千人,自身的損失卻很低。
這樣神羅皇帝在招待到達維也納的康斯坦丁大公的時候,因為俄軍這邊連戰連捷,也就不好“詢問”約瑟夫大公這次相親為啥是失敗的,同時還希望俄國軍隊能夠再接再厲,尤其是又有近衛軍和騎兵陸續在經過義大利進入威尼托地區,而前方部隊已經在短暫的休整以後,繼續向米蘭進軍。
而維也納這邊報捷過後,俄軍的軍使又前往彼得堡,向沙皇報告近期俄軍在前線與法軍交手的戰況。
康斯坦丁大公聽說了前線俄軍獲勝以後,倒也是躍躍欲試,雖說根據蘇沃洛夫的命令,近衛軍一個團又一個營的兵力,不需要走的太快,只需要按期到達米蘭即可,這位大公還是下達了命令,要一路沿著聯軍的後方交通線,先到達已經變成後方的佈雷西亞,然後再繼續西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