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

第17章 朱元璋微服探訪誠意伯

未時。一輛普通低調的馬車出現在應天府大街上。

此時,太陽懸掛在天空,街道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應天原名集慶。

被朱元璋至正十六年攻克,後改名應天府。

作為六朝之都,虎踞龍盤,戰略位置極好。

經過十多年經營,作為大明都城的應天,已是天下最繁華的城市。

石磚鋪就的街道,可供三輛馬車並行驅馳。

縱橫南北的大通道,筆直寬敞。

街道兩旁,商鋪、酒肆、茶館鱗次櫛比。

賣小吃、雜貨、打把式賣藝的…叫賣聲此起彼伏,更增添了都城的繁華。

朱元璋坐在馬車中,掀起車帷將都城盛景看在眼裡。

心情無比愉悅。

在他的苦心治理下,大明江山海內承平,六穀豐盈,人畜興旺。

天下局勢一片大好。

可是。

大煞風景的是,如此太平盛世,卻出現了土地兼併一事。

朱元璋清楚。

此事處理不好,大明江山社稷危矣。

林澈的話一點不虛。

老朱此次出宮,是去見一個人。

此人就是被朱元璋稱之為‘吾之子良’的誠意伯劉伯溫。

沒過多久。

車駕穿過南北大街,駛近一座外表普通的府邸。

府邸門樓上懸掛著誠意伯府。

大門緊閉。

朱元璋父子先後下車。

朱標來到門口,叩了叩門上鐵環。

一會兒。

隨著‘嘎吱’一聲,大門開啟。

裡面探出一個人頭,看到朱標以及身後的朱元璋,嚇得趕緊跪地磕頭:“臣劉璉不知陛下駕到,有失遠迎,罪該萬死!”

開門的是劉伯溫長子劉璉。

御史臺擔任御史。

因為父親劉伯溫重病在府中休養,劉璉奏請朝廷,告假在家照顧父親。

劉璉大驚失色。

這是父親生病以來,朱元璋第一次登門探望。

“罷了!起來說話,你父身體怎麼樣?”

朱元璋上前一步,抬手示意劉璉起身回話。

劉璉看到皇上和太子都身著常服,知道皇上是來看望父親的。

爬起來躬身回道:“啟稟陛下,家父身子時好時壞,或清楚或糊塗。”

“皇上派來的御醫,給父親看過,下了幾副藥。”

“按御醫囑咐父親按時吃藥,病情有所好轉,父親還告訴臣,他要面謝陛下。”

“沒想到陛下親自駕臨伯府,家父與臣等惶恐。”

“誠意伯呢?”

朱元璋抬腿跨過門檻,瞥了眼劉璉問道。

“家父此刻正臥床休息,臣現在就稟告家父,前來接駕。”

劉璉跟在朱元璋身後誠惶誠恐。

“不必了,你在前帶路,咱這就前去見誠意伯。”

朱元璋沒有廢話,抬腳往府裡走。

劉璉躬著身子,在前面帶路。

穿過天井來到後堂。

老遠便聞到一股濃烈的草藥味。

伴隨著一陣陣咳嗽聲,朱元璋推開後堂主屋的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