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定方,名烈,字定方。
唐初赫赫有名的大將,徵西突厥,平蔥嶺,夷百濟,伐高麗。
史書記載:‘前後滅三國,皆生擒其主’獻俘昭陵,後得以圖形凌煙閣,死後配享武廟。
史家贊其‘神略合張,雄謀勘定,輔平屯難,始終成業’。
真正的一代名將。
自己居然拒絕了這樣一位名將的邀約,也真是絕了。
李錚也為自己的決定搖了搖頭,不過他並不後悔,雖然跟在蘇定方後面能學到很多軍事知識。
但現在對於自己來說最重要的是早點建立軍功。
而大唐軍中有明確規定,只有殺敵多少,決定軍功的大小。
自己跟在蘇定方後面,殺敵的機會就會少多了。
僅憑這點,自己選擇弓弩手,沒有錯!“好了,繼續測試,測試結束後,所有透過測試的新兵,會與我們一同奔赴大同軍營。”
“新兵將接受三個月訓練,然後分別加入各個軍種。”
募軍軍官對新兵們大聲命令道。
……
長安,陰雲密佈。
皇城,大明宮。
規模宏大的宮殿內,高高在上的龍椅上坐著一個,年約三十多歲的,相貌儒雅的帝王。
只不過那雙眼睛,銳利逼人,渾身散發著一股高貴氣質。
他,歷史上最能打的皇帝,後世稱之為唐宗的李世民。
大唐在他的治下,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強的盛世:貞觀之治。
“陛下,北伐諸多事宜,已經準備就緒。”
“大唐精銳玄甲軍,已經集結完畢只等著陛下,一聲令下,即刻開拔晉陽。”
“晉陽府也招募了四萬多新兵,正在抓緊訓練,等到玄甲軍一到,即刻與之匯合。”
“此次北伐突厥,臣必當親手摧毀突厥王庭,拿下頡利可汗,押解長安,為陛下獻禮!”
宮殿內,走出一名溫文儒雅的老將軍。
他就是大唐軍神之稱的李靖,官居衛國公,兵部尚書、尚書右僕射。
聽聞此言,端坐龍椅上的李世民微微點頭:
“此次傾其我大唐精銳,北伐突厥,有衛國公坐鎮指揮,朕深感欣慰。”
“希望如國公所言,能一舉剿滅突厥,免得蠻夷屢屢侵擾我北境,大唐邊關不得安寧!”
說到這,他看了眼站在文臣中的中書令房玄齡,宣道:“房愛卿!”
“臣在!”
房玄齡出班躬身回道。
“此次北伐突厥事關重大,你中書省一定做好全力配合,加緊籌集糧草,以及過冬物資,務必保證大軍出征無後顧之憂。”
“啟稟陛下,臣已經著手讓中書省下各部門提前從中原地帶,兩淮地區徵調糧草,透過運河加緊運送,第一批伍萬石糧食已經於昨日運抵長安,後續糧草也將在不日送達。”
聽完房玄齡的回答,李世民滿意的點點頭:
“房愛卿,深得朕意,此次出征後勤供應關係重大,朕委任你為北伐副總管,負責糧草供應以及後勤保障!”
“愛卿務必與魏國公通力配合,保證此次北伐成功。”
“是,陛下!“臣一定不辜負陛下重託。”
房玄齡高聲回道。
隨著房玄齡退回班列,太尉、尚書左僕射、禮部尚書長孫無忌站了出來,躬身奏道:
“陛下,臣有本要奏!”
長孫無忌,李世民的大舅子,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位列第一位,現位居文臣之首,是唐太宗李世民最信任的大臣。
聽到長孫無忌奏報,龍椅上的李世民微微頷首:
“愛卿請說。”
“啟稟陛下,倭國、暹羅、樓蘭、龜茲等國遣唐使,已在禮賓院安排就緒,他們上表請求陛下接見。”
“臣請陛下定奪。”
“哦!”
“一共有多少遣唐使?”
李世民問道。
“啟稟陛下,共有十六國二十一遣唐使,其中還有三位是該國王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