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聖上都不知道如何封賞,他們這些當大臣的又該怎麼說?如若不符合聖意,這可不是什麼好事了。所以此刻所有大臣都無人敢出頭。
“啟奏陛下。”
這時。
武將一列,一箇中年武將站了出來,臉上甚至還帶著一種桀驁之色。
“侯君集,看來你有想法,正好你也出身軍伍,咱想聽聽你有何提議,如何封賞李錚這個有功之臣。”
看著侯君集,李世民立刻笑著問道。
“臣以為。”
“李錚戰功雖然大,但太過年輕,還需經過磨練,此次立下大功,的確該封賞,但年輕人,應該還是要壓一壓的。”
侯君集直接說道。
聽到此話。
李世民和太子李承乾眉頭都皺了皺。
他們自然能夠聽明白侯君集話中的深意。
那就是不封不賞。
“怎麼?”
“李錚立下如此大功,咱還要壓著他,晾著他?”
“你這是何道理?”
“咱記得,當年平定江南的時候,你一回來可就向咱邀功請賞。”
李世民意味深長的說道。
侯君集表情堅定,仍然不知進退的道:
“陛下誤會臣了,臣不是說不封,而是先將李錚的功勞記下,再給他時間磨礪,待到他更加成長了,陛下可再恩封。”
“侯君集,你好沒道理。”
“給朕退下。”
李世民眉頭一皺,直接出聲呵斥道。
對於侯君集,還有侯君集代表的河北一脈的武將,雖然軍功卓著,但行事囂張跋扈,對老百姓也不能做到秋毫不犯,李世民心中早就有所不滿。
這次對突厥動兵北伐,就沒有安排侯君集這員虎將,而故意將他晾了起來。
這也讓侯君集很是不滿,卻也無可奈何。
“侯君集,還不退下?”
太子李承乾立刻大聲喝道,同時也給侯君集遞了一個眼色。
“臣知錯。”
看到李承乾的眼神,侯君集立刻躬身一拜,退了回去。
“太子,你有何看法?”
李世民看著太子問道,
“回稟父皇。”
“兒臣倒是以為。”
“李錚該封賞,而且還是重重封賞。”
“不過在此之間,要讓天下子民知道我大唐軍大破突厥,出現了李錚這等良將的好訊息。”
李承乾思考片刻回道。
“太子,你繼續說。”
“朕聽著。”
李世民點頭示意繼續。
“兒臣以為。”
“父皇可以昭告天下,我大唐軍隊已經將突厥徹底趕進了漠北荒漠,突厥朝堂上下也被我大唐軍隊一鍋端了,從此我大唐北境再也不受來自草原突厥的威脅。”
“另,此戰我大唐還湧現了一位不世出的驍勇戰將,就是李錚。”
“還有,將李錚率三千輕騎殺入千里荒漠,攻破漠北王庭,斬殺突厥汗以及全部突厥王公大臣的事蹟廣為傳之。”
“以此,可讓天下子民引以為傲,知我大唐天威。”
“將李錚之功昭告天下,有兩得:其一,我大唐建國不過十數載,尚武之風猶存,李錚出現,更可強盛我大唐子民之心,知我大唐也有昔日大漢冠軍侯這等英雄人物。”
“其二,功績昭告之後,也讓天下人知道父皇是如何對待有功之臣的,知道父皇恩威天下,有識人之量,有功必賞,有才必用。”
李承乾笑了笑,將他心中所思的全部都說了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