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割據江東,從水匪開始

第72章 國祚危亡

其實倒也沒出什麼大事。

就是忠靖侯殉國了。

晉賊攻破了平定古城,裹挾著大量百姓難民,一路勢如破竹,直接打到了娘子關。

隆慶帝知道了這個訊息後氣的差點吐血。

隆慶帝不知道為什麼他只是把董沉召回就造成了這麼嚴重的後果,明明之前的戰報還是官軍佔據優勢,但現在的局勢卻瞬間逆轉。

直隸的守軍節節敗退,根本無力抵抗晉賊。

如果再讓晉賊繼續進攻下去,只怕京城危險!隆慶帝急忙召集閣臣商議辦法。

京城目前的軍隊不多,現在情況緊急,急需有一個善於統兵的人帶兵擋住晉賊,守住關隘。

於漣舉薦鎮國公之孫,一等伯牛繼宗帶兵御賊!此人雖無什麼耀眼戰績,但也曾在康寧年間多次領兵作戰,有一定的大兵團指揮經驗,緊急時刻,可以暫時帶兵擋住晉賊。

隆慶帝現在也顧不得什麼別的了,趕忙同意。

然而,宣召牛繼宗,卻聽聞對方突染重病,不能行動。

於漣又舉薦保齡候史鼐。

然後便傳來保齡侯聽聞弟弟殉國身死的訊息後,悲痛欲絕,痛哭之下,致使雙目暫時失明。

於漣又舉薦治國公馬魁之孫,威遠將軍馬尚。

誰料馬尚去史家弔唁途中不慎從馬上滾落,摔成了重傷……

隆慶帝哪裡還不知道,這是勳貴集團集體對他的不滿。

只因之前他不顧所有人的求情,強行誅殺了繕國公的九族,如今所有勳貴全都聯合了起來,故意對抗他。

隆慶帝氣的暴怒,但是卻沒有任何辦法。

於漣有解決的辦法。

但以隆慶帝的性格,於漣知道自己如果提出這個辦法後肯定會被隆慶帝在心中記恨,甚至以後不得善終。

但……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於漣蔑視的瞥了一眼在旁邊默不作聲的郭白、程範、崔樞等人。

哼,無恥小人,只知自保,獨善其身,置國家興亡於不顧,實乃誤國害民之輩。

於漣上前,跪在隆慶帝面前,道:

“陛下,事至今日,國運懸於一線,安危存亡,繫於陛下一念之間。臣斗膽陳詞,懇請陛下俯察民情,順天應命,下罪己之詔,以彰陛下悔過之心,誠惶誠恐。”

“昔唐太宗即位之初,即下《罪己詔》,太宗之誠,感天動地,終致貞觀之治,海內晏安。此乃帝王自責,以安百姓之典範。今我朝亦面臨危難,繕國公之冤,眾將之寒心,皆需陛下聖裁以平。”

“陛下若能從諫如流,下詔罪己,為繕國公平反,再施恩於眾****心可安,士氣可振,我朝上下,自能同心同德,共禦外侮。此乃轉危為安,復興社稷之良策也。”

“臣知此言冒犯天顏,然為國為民,臣不得不言。伏望陛下垂憐蒼生,採納臣言,則天下幸甚,社稷幸甚!”

於漣深深跪下。

隆慶帝的拳頭捏的咔咔作響。

“罪己詔!你要朕給他們去下罪己詔?”

於漣道:“危亡時刻,當用此法,還請陛下三思!”

隆慶帝咬著牙道:

“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於漣道:“各地駐軍,管理鬆弛,戰力日衰,難擋晉賊攻勢;邊關將帥,各有職責,且遙隔千里,難解京畿之困。陛下唯行此策,方可度此難關。”

隆慶帝看向郭白等人,郭白等人全都低著頭,默不作聲。

隆慶帝艱難的湧動著喉嚨,他夙興夜寐,處理朝政,從不敢有半點停歇;他頒佈新政,革除利弊,整飭財政,使國家稅收比往年多出一倍有餘;為了國家興盛,他連後宮都極少涉足,如此這般,他竟要被逼著下罪己詔!

忽的,隆慶帝喉嚨一甜,一口鮮血“噗”的吐了出來。

“陛下,陛下!”

眾臣慌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