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萬盛世

第1424章 1514父子

內閣,魏廣德值房。

“蘆布,什麼時辰了?”

魏廣德忙碌了一上午,終於處理完一堆挑選出來的奏疏,都是多多少少交待了點事務的,那些沒用的奏疏,都讓外面的中書看著票擬了。

現在空閒下來,魏廣德覺得腹中有了飢餓感,於是對著門外問道。

很快,蘆布的身影出現在值房門口,衝裡面恭敬道:“老爺,已經午時中了。”

“那就讓外面準備飯菜吧,老爺餓了。”

聽到都中午12點了,難怪感覺餓。

只能說今天搬進來的奏疏有點多,處理了這麼久。

“是,老爺,我這去就安排。”

蘆布答應一聲,轉頭就往外走。

魏廣德看著人離開,也起身,伸個懶腰,順帶著發出一聲舒服的呻吟。

別看內閣就少了個張居正,可他管的東西多,每天由他處理的奏疏接近全部送進值房讓他們處理的三成有餘。

別看魏廣德暫攝首輔大權,可就算他把一些事務丟出去,給了張四維和申時行,可交到他這裡來的奏疏,也比平時多了近一倍。

好吧,這或許就是所謂的與戴王冠必承其重,權利大了,可煩心事兒也會多很多。

在值房裡來回走了幾圈,簡單活動下筋骨,他就雙手撐在書案上,身體四十五度傾斜,做了幾個上斜俯臥撐。

這,也就是在內閣裡能做的,不多的運動了。

不過,官袍穿在身上,衣袖寬大,做起來也不是很舒服。

可也沒辦法,這裡是衙門,沒法像在家裡那樣穿著隨意。

“咚咚咚.....”

就在魏廣德運動的時候,外面腳步聲響起。

“嗯?今天這麼快就把飯食做好了。”

魏廣德心裡想著,回頭朝門口看了眼,結果看到的是身穿飛魚服的劉守有站在門口正在往裡張望。

很自然,兩人視線接觸,劉守有馬上後退半步。

魏廣德起身,對著外面說道:“思雲來了,進來吧,蘆布去弄午飯了,你吃了沒?”

聽到魏廣德呼喚,劉守有這才邁步進門,先向魏廣德行禮後才答道:“魏閣老,卑職有急事稟報,還未吃午膳。”

“那就一起吃吧,反正每頓幾個菜,我也吃不完。”

魏廣德笑著,就把他引到正對值房門的會客區,那裡擺著太師椅和茶几。

“茶水一會兒等蘆布回來給你泡,說說吧,今天有什麼要緊事兒,這大中午的就急急忙忙趕過來了。”

魏廣德坐下,就對劉守有說道。

剛坐下的劉守有急忙起身,從袖中摸出一本書札,雙手遞向他,嘴裡說道:“魏閣老,這是草原最新情報,板升城那裡果然如閣老所言,忠順夫人和順義王為了大成臺吉的遺產打起來了。”

“什麼?”

魏廣德一驚,隨即伸手奪過那份情報,馬上展開看起來。

牧天羽並不能確定恰臺吉是黃臺吉派去板升城的,所以情報裡還是按照訊息記錄“順義王麾下恰臺吉引兵赴板升,與忠順夫人護衛大戰於城外.....”

其實,大明的密探只知道兩軍交戰,但詳細過程卻是不甚瞭解。

畢竟別看他們只是在那裡交戰,可撒出去的斥候也一個沒少。

靠太近,很容易被當成地方探子。

那邊都喊殺聲大起,這個時候不管被哪方發現,都很難脫身。

“兵部命令應該已經到宣府了吧。”

魏廣德看完情況,淡淡開口問道。

“昨晚應該就到了,兵部發的六百里加急。”

劉守有對六部事務也是瞭如指掌,當即回道。

錦衣衛可是在六部都安排坐探,別的什麼不管,但對外發出什麼文書,大致內容還是知道的。

詳細的,甚至原文也不是不能抄出來,就是容易遭到文官攻訐。

所以,坐探就只是看,看他們發出了多少文書,大致是個什麼事兒。

詳細內容,那不是他們該打聽的。

魏廣德想了想,說道:“那就先這樣吧,宮裡你遞進去沒有?”

“已經送過去了,我才過來的。”

劉守有知道,他進宮,內廷肯定知道,所以他是先把情報送到司禮監那邊,這才來的內閣。

多虧魏廣德提醒,做皇家的鷹犬,還是得擺正位置。

“晚點,宣府那邊應該有奏疏上來,等著看宣府上奏吧。”

魏廣德心裡有數,鄭洛知道朝廷的意思,再有錦衣衛的情報,肯定會知道怎麼做。

說不好,先頭部隊已經出發了。

這已經是緊急軍情,所以肯定也會加急送到京城來彙報,所以現在不用多管,看地方上的反饋。

這也是魏廣德判斷地方官員稱不稱職的機會,要是處理不好,事兒了以後,就把換人。

做得好,自然繼續幹下去,等到機會合適就讓他步步高昇。

這也是他和張居正一般才有趣的辦法,也是一個對人才的遴選過程。

對於鄭洛,若是總督任上的差事兒做的好,自然代表可以更進一步,執掌中樞部門。

若是處置失當,那就等著去南京享福吧。

而此時,乾清宮裡,萬曆皇帝也完成上午的學業,其實就是按照學士們的安排,讓他看書。

這會兒,也正在等著御膳送過來。

隨手,他就翻看御案上的奏疏。

第一本,自然就是魏廣德昨晚遞上來的那本。

內閣次輔的奏疏,緊要程度自然是最高階的。

能超過他的,也只有張居正的奏疏。

只是看完奏疏,萬曆皇帝臉上玩世不恭的表情消失,已經是一臉凝重。

昨兒個馮保是單獨報了下,把漢那吉騎馬摔死的訊息,他當時其實也沒當回事兒。

把漢那吉他當然知道,間接促成隆慶和議的人,若不是他跑到宣府投靠大明,大明也沒機會和俺答汗議和。

而之後,把漢那吉也因為朝廷的照顧,在草原上混的風生水起。

當然,他是俺答汗身邊養大的孫子,俺答汗對他也是真不錯,還把本部都送給了他。

這個人,朝廷對他極其重視,因為他已經在草原上擁有強大實力的一支,平時也是多有籠絡。

可惜,沒想到騎馬就給摔死了。

想到騎馬,萬曆皇帝心裡不由得回憶起小時候,他也有墜馬的先例,當時那個疼。

不過,對於魏師傅在奏疏裡所寫,他心裡多少還有有些不以為然。

草原上其實早就有自己的規矩,就好像文官掛在嘴邊的話就是,“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可實際上,貌似也沒那麼多講究。

兩晉之後,天下不是同時出現許多皇帝,天也沒崩塌,依舊執行著。

對把漢那吉這事兒,他死了,草原上有先例,該怎麼來就怎麼來,怎麼可能出現魏廣德說的那樣,蒙古可能陷入內亂。

何況,陷入內亂的蒙古,難道不好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