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萬盛世

第1419章 1509墮馬

“工甫在刑部侍郎位置上已經有五年了,之前考察也為優。

如今戶部出缺,我看了合適的人。

他自嘉靖三十八年中進士以後,歷任中書舍人,擢兵科給事中,後進戶科給事中,之後因功升職,先後擔任南京大理丞和刑部侍郎。

雖然刑部是他最近七八年主要的衙門,可早年也是在戶科做過,對戶部的公務也是很瞭解的。

特別是在戶科時,因為上奏內外事,頗受先帝其中.....”

內閣魏廣德值房,申時末,魏廣德召集內閣兩位閣老議事,說到戶部近日上奏侍郎調南京出缺,需要增補一位戶部侍郎的事兒。

說起戶部侍郎人選,魏廣德直接就把刑部侍郎魏時亮提了出來。

他早年在兵部、戶部都做過,雖然是六科,只有稽核之權,但對公文卻非常熟悉。

至於當年魏時亮立功,則是因為他在隆慶年間出使過朝鮮,朝鮮王北面聽詔,使者西面,時亮爭之,乃南面宣詔。

此事傳回國內,隆慶皇帝讚賞其不辱使命,後又參遼東事,故而擢太僕少卿。

其在戶科時,還曾參與李春芳主持宗室祿米制度的修改,資歷還是挺豐富的。

魏廣德此時就一樁樁一件件在內閣裡擺出來,那目的不言自明,就是要魏時亮從刑部轉戶部去。

雖然都是侍郎,看似平調,但刑部那是戶部能比的。

當然,這些也是魏廣德私底下見過魏時亮,得到他應允後,他才和張學顏提出來的。

魏時亮想做二品大員,做一部尚書,以前以為只能坐鎮刑部,畢竟這個衙門重要性在六部裡真不算高,爭搶的人不多。

可魏廣德既然給他爭取到戶部的機會,他當然也不會放棄,總要嘗試一把。

終究張居正快不行了,魏廣德即將成為首輔,他說不好還真能仿效張學顏,以後成為戶部之首。

而且,這戶部的奏請也不是直接送到他這裡,而是給的申時行。

申時行並不清楚魏廣德的安排,可提出來後,魏廣德只是稍後便提出舉薦人選來。

申時行不傻,雖然疑惑,但也明白魏廣德是早有準備。

自然不等張四維開口,就先表態道:“魏公所言有理,工甫轉遷戶部侍郎倒也合適,張尚書早年也是戶科出身,也把戶部管理的井井有條。”

申時行這麼說,其實也是在硬捧魏時亮上位了。

魏廣德之所以屬意魏時亮進戶部,確實因為他是手裡有戶部工作經驗惟一的一個人的緣故。

至於資格,當然是沒法和張學顏相比,魏時亮終究一直在京為官,張學顏可是出巡遼東,那是軍政財權一把抓的人物,那是京官那點資歷能比的。

不過張學顏回京城就能做到戶部尚書,而魏時亮只是被魏廣德安排擔任張學顏的助手,侍郎,這個差事兒倒也是幹得好,不會出問題的。

張四維眨眨眼,知道魏廣德舉薦,再有申時行附議,內閣票擬上魏時亮肯定要記載第一的位置上。

戶部請求增補侍郎,他事先不知情,但也想舉薦自己手底下的人進戶部。

那可是戶部啊。

可是魏廣德的態度看來,貌似這就是個蘿蔔坑,人家早就計劃好了。

張學顏,看樣子已經投到魏廣德那邊去了。

張四維現在也只能這麼猜測,這個人本就是因為投張居正所好而被重用,擔任戶部尚書一職。

而這兩年,他在戶部尚書職位上乾的也好,深得張居正信任。

只是沒想到,張居正還沒死,這張學顏就已經急不可耐轉投他人門下。

儘管失了先機,張四維還是舉薦了一個人,這也是規矩,內閣票擬舉薦人一般都不會只推出一個,而是會報兩人以上給宮裡選擇。

若是宮裡不滿意,就會讓九卿進行會推。

若還不滿意,那就是朝會上商量,朝中重臣都可以參與舉薦。

潛規則之一,自然是排在前面的人,表示更被朝廷看重,或者說外朝掌權者看重。

毫無疑問,魏時亮就在內閣舉薦人選中排在第一位。

若是皇帝對魏廣德沒有其他想法,那順利透過幾乎板上釘釘。

首輔,不能干預戶部這樣的實權部門,那權利就很難得到施展,這也是內外朝之間的一個默契。

六部衙門,最重要的就是戶部和吏部,這也當初魏廣德和張居正分果果,這倆個衙門他從不去觸碰的原因。

走出內閣的時候,魏廣德臉上笑容燦爛。

戶部那邊搞定,下一步就是等吏部的機會。

吏部尚書王國光,算是張居正的死黨,而且他是山西人,和楊博、王崇古等人關係頗深。

換句話說,王國光會賣張居正的賬,也會賣張四維的賬,但絕對不會賣他魏廣德的賬。

所以,要想讓勞堪進吏部,唯一的法子就是扳倒王國光,換人替換。

做為交換,讓勞堪進入吏部,負責重要的司局。

當然,還有個辦法,那就讓江治改遷吏部。

不過江治的履歷,終究還是差點,而且工部這個衙門也緊要,和兵部牽扯很深,只能是備用辦法。

安排人擔任工部侍郎,讓江治改遷,這就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名義上放棄工部,掌握吏部,都是一換一。

雖然此時還沒有齊浙楚黨出現,但以鄉土為紐帶的派系,其實早就出現。

不過這些人最後聯合起來,或者說正式被人冠以黨派,還是東林黨出現以後。

就在他走到轎子前,隨從已經打起轎簾準備進去的時候,廣場外一群錦衣校尉護衛著一人急匆匆小跑而來。

遠遠看到魏廣德的轎子,腳上就是加快了幾分,直接衝了過來。

這裡是宮門,他們倒也是不敢大喊大叫,擔心衝撞了宮門。

不過魏廣德正要入轎,就被隨從提醒了。

“老爺,錦衣衛的人過來了,像是奔著咱們這裡來的。”

隨從不擔心這些錦衣衛要對自家老爺做什麼,反而知道老爺現在還可以在部分範圍內使喚錦衣衛做事兒。

說到底,除了京城的密探諜報,其他的訊息,魏廣德需要都可以傳遞給他。

不過,魏廣德使喚錦衣衛,更多還是外國事,並不會讓他們把國內的情報傳遞給他。

除非收到地方上災報,魏廣德會暗中差遣錦衣衛核實。

讓地方官員查實,那簡直就是羊入虎口。

朝廷對於地方上受災,會根據災情做出減免賦稅、撥出錢糧賑濟等辦法。

小災報大災,大災往天大上報,已經是地方官員的慣用伎倆。

反正是老天爺的鍋兒,和他們有什麼關係。

拿到朝廷的賑濟,就可以把這些好處自己分掉一大半充盈口袋。

所以,除了正常核查流程,魏廣德私底下越發信任讓錦衣衛去核對一下情況。

而且因為錦衣衛訊息傳遞快捷,所謂救災如救火,他就不會把寶貴的時間耗在這上面。

這些,宮裡自然清楚,也是大開綠燈。

內廷其實更信任宦官,也更信任錦衣衛,這種信任甚至超過了文官。

而魏廣德得到隨從提醒,自然停下動作,就站在轎前看了過去,果然是錦衣衛指揮使劉守有快步而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