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你要打算打算投資的事情了,錢存到銀行,跑不贏通脹的呀。”周海生建議道。
“你有什麼建議?”林頓心裡早有打算,但還是先問周海生。
“現在美國的經濟正蒸蒸日上,特別是高科技產業爆發出了巨大的市場能量,並且對全球都有絕對的影響力,正在全球市場攻城拔寨。我建議可以重點投資計算機行業,還有石油能源和可口可樂也可以考慮,實業方面可以投資房產。”
林頓不由的對周海生刮目相看,他自己是從後世穿越過來的,自己前世不炒股,對美股更是不瞭解,但對世界經濟大勢還是非常清楚的,一些在全世界有巨大影響力的公司自己也多少有些瞭解。
計算機就不用說了,90年代初,正是個人計算機高速發展的時候,而且微軟在全世界通殺,比爾蓋茨成為全球首富,想不知道都難。還有美國的個人電腦也是風靡全球,戴爾、康柏也是赫赫有名。
後續網際網路的浪潮也是從美國開始,誕生了好幾個耳熟能詳的全球大公司,思科,雅虎、蘋果、谷歌、亞馬遜、臉書,這些公司的大概情況想不瞭解都不太可能,而且還誕生了一個全球高科企業聚集地矽谷。
可口可樂和石油能源雖然漲幅不是那麼誇張,但這個時代也是高歌猛進,在全世界到處搶佔市場。美國的房地產印象中直到2008年次貸危機之前都是一直在上漲。
這樣看來,周海生的投資眼光不差啊。
“這樣,你幫我聯絡個靠譜的股票經紀,我這次投資1600萬美元進股市,全部購買微軟,思科,戴爾,康柏四家公司的股票,其中微軟600萬美元,思科400萬美元,戴爾和康柏各300萬美元。”
周海生覺得林頓這樣太冒險了,建議他不要全部購買計算機這一個板塊,可以考慮買點別的股票平衡一下風險。
但林頓有著明確的記憶,90年代正是計算機產業高速發展的時候,而這幾隻股票又是其中的領跑者,投資他們不說賺得最多,但絕對遠遠超過大盤,而且不存在風險。
告訴周海生說不必改了,理由就是非常看好美國計算機產業的高速發展。
“另外,你幫我聯絡房產經紀,看看矽谷有沒有合適的辦公樓出售?面積儘量大一點。”
林頓覺得自己現在住得挺好的,而且簽了1年的租賃合同,暫時沒有搬家的打算,而且住宅特別是高階別墅的升值速度也就是這麼回事。
但矽谷可就不同了,今後的發展前途不可想象,升值空間巨大,現在在那裡買樓圈地是最佳的選擇。
“還有,你現在開始要開始幫我設計合理的避稅方案了,我可不想明年4月份上繳鉅額稅款。”
“好,這些工作我會盡快逐一落實。”
賺了這麼多錢,這麼大的喜事沒人分享可不行,先是轉了3萬美元給姨媽,姨媽凱麗很快打電話過來:
“林頓,好端端的你給我打錢幹什麼?”
林頓解釋道:“我歌曲的版稅分成結算了,就打過去給你一點。”
凱麗拒絕道:“不用,我們一家生活過得很好,不用你打錢。”
“姨媽,你不要忙著拒絕啊,就算你不需要,朱迪也需要啊。”
林頓勸說道:“我想資助她上個好的的學校,姨媽你在舊金山幫她選一個私立學校,朱迪將來也能考個好大學,前途會更好。”
提到自己女兒,凱麗就不抗拒了:“那好吧,謝謝你,林頓。”
“不用客氣,我們可是一家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