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里正瞬間汗如雨下,王賴子孃兒倆成了眾矢之的,他只想儘快退堂回村。
沒想到被縣太爺當堂點名了。
一時間堂上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他擦了下腦門上的汗,在鄉里他說一不二,從來沒有今日這般狼狽。
今日這番申斥是逃不脫了,正要開口,縣太爺道:“說不上來是嗎?
師爺,你說…。”
吳里正:……
師爺道:“里正應掌管戶籍,賦稅徭役,以及轄內百姓的治安巡檢。”
縣太爺道:“吳里正,師爺說得對嗎?”
“對……對。”
縣太爺道:“所謂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吳里正,你可知其中仁字為何意。”
吳里正此時已是一條鹹魚,道:“求大人甚解。”
縣太爺道:“你身為里正,你若知王賴子品性,卻處處偏袒於他,致鍾氏母子於不利,是為不仁。
你若不知王賴子品行,卻不去鄉間巡檢查問,偏私獨斷,是為不智;
莫二郎在邊關保家衛國,你身為里正,不為我大佑男兒安定後方,反欺她母子家中無人,是為不信。
你如此不仁、不智、不信,試問你還有何顏面擔任荷塘裡裡正?“
吳里正忽地抬頭直視著縣太爺,這什麼意思,左右都是他不對是吧。
他本以為縣太爺最多對他申斥一番,難不成竟是要免他得職不成?
堂下百姓原本注意力都在王賴子母子身上,如今他們母子都已下堂,縣太爺一番言辭令他們把目光都投到吳里正身上。
“縣太爺說得對,這個老頭子壞得很。”
“是啊,我說好好的小娘子為什麼要敲聞登鼓?
原來是里正徇私偏袒啊。”
“哼,一定是收了王賴子母子的好處。”
“哎呀呀,要是這小娘子不來上告,她和三個孩子往後日子怎麼過喲?”
“那肯定是被吃的骨頭都不剩了。”
百姓們說到這裡,看吳里正的目光就越發憤恨了。
吳里正跟著被砸了好多爛菜葉子,此刻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今日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他還真沒收王賴子母子的好處。
他之所以判鍾小小賠償,一來因為他以為鍾氏軟弱,只要鍾氏肯賠錢,事情就能解決。
鄉里處理矛盾向來如此,誰家好勇鬥狠,誰家得利。
若他站在鍾氏一邊,王癩子娘能天天坐在他家門口鬧。
二來因著上回讓鍾氏幫著去周村長那邊調停,說是調停,是想讓鍾氏挾恩圖報,卻被鍾氏義正言辭地拒絕了。
他那時就該發現,鍾氏早就不是那隨你搓圓揉扁的性子,她比王賴子母子倆狠多了。
現在想來,她可是揍了王賴子兩回的女人,村子裡哪個女人有鍾氏這般魄力?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