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原本是想把魏叔玉曾經立下的功勞說出來,可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看在克明【杜如晦的字】的份上,朕再給你一次機會,此事就此作罷,你開赴虔化,歷練幾年,若有機會,另擇重用,可好?”
李世民深深吸了口氣,平復了一下心情。
事實上,自開春以來,杜如晦的身體便一日不如一日,作為自己的肱骨之臣,李世民還是不太想讓其傷心。
這個杜楚客若是能潛下心來,歷練一番,倒是可以撐起杜家的門面。
然而,杜楚客卻以為李世民這是因為理虧,有些妥協,態度反而一下子強硬起來。
“回稟陛下,有道是家有孝子不敗其家,國有諍臣不亡其國,臣願做諍臣,區區前程,又何足道哉!”
“呵,好一個諍臣……”
聞言,李世民眼底閃過一抹嘲諷。
就在這時,外面傳來一陣動靜,接著就見馬週一臉激動地跑了進來。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啊!”
馬周風塵僕僕,卻是帶著一臉喜色。
可見到大殿的場景,卻不由微微一愣,覺得氣氛有點古怪。
馬周整理了一下領袖,恭敬地朝李世民行了一禮,才開口道:
“啟稟陛下,長安附近的蝗蟲此時已被阻住!真是天佑大唐啊!微臣為陛下賀!更為大唐賀!”
馬周話音一落,卻發現周圍靜悄悄的。
所有人都一臉懵逼地看著他,一副見了鬼的模樣。
誰不知道,剛剛下面才報上來蝗災來襲。
這才多大會兒工夫,就阻擋住了?
這不是開玩笑嘛!
那可是蝗災,不是叛軍!
又不是派出軍隊,打打殺殺,就可以應對的。
眼看大家不肯相信,馬周也是一臉苦笑。
“陛下,蝗災真的被止住了,長孫大人與房大人令臣先行回來,好叫陛下放心,此時他們坐鎮現場,一有新的訊息,便會立即派人送信回來!”
“此等國家大事,臣又豈敢玩笑!”
聞言,李世民點了點頭,語氣略帶遲疑道:
“到底是怎麼回事,愛卿速速講來!”
馬周這才開口道:
“陛下,原本蝗蟲已經長驅直入殺到了灞橋河畔,可不知為何,河流上突然來了一支鴨子大軍,數萬只鴨子,遮天蔽日,萬鴨齊鳴,所到之處,蝗蟲瞬間就被消滅乾淨了!”
“現如今,那鴨子大軍,正在兩位大人的驅趕下,分兵幾路,追亡逐北。”
“與此同時,盩厔那邊來報,在蝗蟲出現的同一時間,礦上的阿坤將軍帶領著數百屬下,也伺機而動,兩股大軍呈南北夾擊之勢。
看來用不了多久,就要把蝗蟲消滅乾淨了!”
“譁!”
聽到這話,大殿之上,所有人無不倒吸一口涼氣。
因為這事情,聽上去太過匪夷所思。
李世民此時站了起來,一臉震驚。
他記得長安城,很少有人吃鴨子的。
倒是江南那邊,喜食此物。
可為何長安周圍突然出現如此多的鴨子?
還有那阿坤將軍又是何人?
他為啥一點印象都沒有?
“馬卿可知這是何故啊?”
聞言,馬周神色古怪了起來。
“回稟陛下,那阿坤將軍,乃是周至礦場養的那隻五彩大公雞,上次您也是見過的……”
李世民點了點頭,此刻也是記了起來。
“至於這些鴨子的來歷,則是因為渭水那邊,開來了數艘大船,上面不但帶著如此多的鴨子,還有大量財貨。”
似乎想起了什麼,馬周繼續說道:
“哦,對了,那船老大說是奉旨運鴨!只是原本沒打算運這麼多的,可是不知是誰弄了個奏摺,說是要禮物加倍!
那船老大一聽說是給皇后娘娘過壽用的,便一口氣把周邊十幾個縣的鴨子全拉來了,他還說娘娘乃是一國之母,可以省吃儉用,但國威不可損!”
馬週一邊說著,一邊覺得大殿的氣氛似乎變得古怪起來。
所有人都朝龍案前,那個啃著鵝腿的少年看了過去。
因為那個奏摺的始作俑者,就是此人!
誰能想到,一封竄改的奏摺,卻成了挽救長安蝗災的關鍵!
一時間。大殿上,變得安靜下來。
李世民看了眼若無其事,還在啃著骨頭的魏叔玉,嘴角浮現出了一絲笑意。
他看向杜楚客時,面容就變得冰冷起來。
“不知杜卿現在還有何話說?”
聞言,杜楚客臉色一慌,還想說些什麼,卻被李世民打斷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