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的地形主要以平原為主。
尤其是中部平原,其面積幾乎相當於整個國土面積的四分之三。
不過東部、北部、西部為高原和山地環繞。
所以形成邊緣高,中間低,向東南敞口的地貌。
蒙多基裡省正好就在中部平原與東部山地的交匯處。
不過柬埔寨的山地和國內的山地不太一樣。
遠遠沒有國內山區那麼雄偉壯麗。
說是山地。
其實就是海拔兩三百米的丘陵。
所以陸輕舟駕駛著這架米格-21,相對高度保持在兩百多米左右就不會有太大的危險性。
超低空掠地飛行是很危險的。
陸輕舟也不想這麼冒險。
但是他沒辦法不冒險。
現在目標空域能見度低,又缺少塔臺和地面雷達的指引。
至於偵查吊艙之類的電子裝置。
想都不敢想。
所以他只能依靠目視來尋找堰塞體的薄弱點。
可惜頭頂烏雲密佈。
能見度依然不是很理想。
放眼望去,只能看到山體另一邊園區幾棟高矮不一的樓房,以及河流兩側顏色較深的叢林。
沒辦法。
陸輕舟只能繼續下壓操作杆,繼續下高度。
飛機幾乎是貼著堰塞湖湖面飛行了。
好在這條支流河道筆直,幾乎是一條直線。堰塞湖又淹沒了四周不少陸地,面積相對較大。
這讓陸輕舟貼著湖面飛行的時候,可以很從容的尋找投彈薄弱點。
轟隆隆~~~轟隆隆~~~
戰鬥機的轟鳴聲在這片山區裡來回炸響,就像是天上的雷公在施法似的。
眼瞧著又要衝出了山區。
陸輕舟立即向後上拉操作杆,駕駛著飛機爬升高度之後,又掉頭往山區裡飛。
唉~~~~
這架老邁的米格-21的機動性太差了。
想要在湖面上空盤旋幾乎不可能。
因為以米格-21的轉彎半徑,還沒有完成轉彎就一頭撞在山體上了。
現在陸輕舟十分想念為了提升盤旋能力加裝了翼刀,以及因為鴨翼氣動佈局被嘲諷十多年的殲-10c猛龍了。
以殲-10猛龍的機動性。
陸輕舟只需要飛一兩圈就能找到最佳投彈點。
沒辦法。
米格-21的低空低速性太差。
每回飛到堰塞體上空時這架飛機都是風馳電掣。
所以陸輕舟才不得不反覆多飛幾次,反覆觀察。
抓住掠湖飛行的幾秒鐘,尋找堰塞體的薄弱點。
如此反覆飛了五個來回。
陸輕舟終於找到了堰塞體的一個薄弱點。
堰塞體主要材質是從山上垮塌下來的岩石和泥土、樹木等等。
這些堵塞物是從東邊山體上垮塌下來的。
所以堰塞體就呈現東高西低的態勢。
不過因為堰塞體堵塞的時候,西邊因為地勢較低就形成了缺口,大量來自上游的被洪水裹挾的‘垃圾物’全都堵在了西邊,所以西邊堰塞體雖然較低,但也被垃圾物塞得滿滿當當。
也不好打。
所以真正的薄弱點恰恰在堰塞他中間位置。
只要陸輕舟能將雷石-6滑翔航彈精準命中堰塞體中間位置,大機率是能一發入魂,將堰塞體給徹底摧毀的。
問題是。
沒有雷達瞄準,沒有頭盔瞄準具。
甚至連鐳射吊艙都沒有。
陸輕舟唯一能依靠的,就是飛機自帶的光學瞄準具。
但是這玩意兒需要飛行員具備較高的飛行技巧和目視瞄準能力。
光學瞄準具就像狙擊步槍上的八倍鏡。
確實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