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自然接過令旗看向這一萬名士兵,但見人人彪悍,表情嚴肅,此時靜止不動,倒有一股不動如山的巍峨氣勢,心下讚許,為當初招降馬超的決策感到僥倖,若當時因為一時之氣,而將馬超殺了,今日哪會有這樣的軍隊。
他發下號令,令旗一揮,一萬士兵齊聲吶喊:“殺!”隨即萬馬奔騰,捲起滾滾塵沙向那一排排稻草人衝去。
片刻之後,一萬騎兵便衝至稻草人十丈處,前排的騎兵當即人手向稻草人投擲一支標槍。但見位於前列的五百名士兵的標槍齊射而出,密密麻麻地,氣勢煞是駭人,“噗噗”,每一支標槍均穿透數具稻草人方才勢盡。
投完標槍的騎兵旋即向兩旁迅疾閃開,後面計程車兵隨後跟上,配合非常默契,如此週而復始,不過片刻之間的功夫,所有人均已投射完畢。
蕭自然看向那些稻草人,均被這一萬名騎兵射翻在地,沒有一具還是立著的,不禁聳然,似這麼打法,敵人還未近身就已經死傷無數,這還只是一萬騎兵的威力,如果馬超麾下的七萬騎兵均有這樣水準的話,七萬人齊發,那還不所向披靡!
言念及此,他心下狂贊:“天才,這個馬超還真是天才啊!與先生簡直可堪稱雙壁,先生謀略無雙,馬超卻是戰法無雙,有此二人,何愁大事不成?”
蕭自然當即嘉獎了馬超幾句,又對士兵鼓勵了幾句,讓士兵解散,便和馬超回了都督府。
回到都督府後,蕭自然便和馬超徑直去書房議事,開門見山地說了要攻打京城的意圖,讓馬超即刻派出探子去查探京城,及駐守在雙方邊界處楊雄軍的情況,只待慕容霸攻打穀關的訊息一傳來,便即攻打京城。
馬超當即領命,拿出了一張軍事地圖,和蕭自然商議起來。二人商議了兩個時辰,馬超便下去佈置了。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慕容霸剛打下中州城不久,因此需要時間排程軍隊和籌備糧草,但蕭自然知道慕容霸絕不會容許安國王有喘息的機會,因此三方勢力決戰京城的日子也不遠了。
他每天在都督府內,聽取馬超的彙報,還有司州陳慶之派人送來的情報,就這麼過了五天。
到了第六天早上的時候,馬超疾奔進來稟報,說是剛接到探子急報,慕容霸的大軍已經到達谷關城下。
蕭自然當即下令召集全軍校尉以上的將官議事,在會議上決定下來,兵貴神速,糧草部隊先行,其餘的部隊在當晚三更造飯,五更出動。隨後又著人分別給陳慶之和滄州都督秦衝發去密函,令二人即日發兵。兵力部署方面,他和馬超親率十三萬大軍攻打京城,留下兩萬兵馬,由裴元霸和陳天明鎮守煙州城。
待眾將散去,蕭自然又單獨叫了馬超商議其餘的細節。
馬超拿出軍事地圖,指著煙州和定州的交界處一片山區,說道:“我們此行攻打京城,第一個難關就是這高陵山,此處群山懷抱,山勢連綿數百里,又山勢奇陡,無路可行,只有這兒一條山路可以行得通。這條山路曲折狹長,最多可容三名騎兵並行,楊雄在山路出口處築有關卡,正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因此我們第一步要克服的就是高陵山。”
蕭自然皺起了眉,道:“楊雄麾下有多少兵力?”
馬超長吸了一口氣,道:“五萬,關口上分佈得有四萬,剩下的一萬都在山路兩邊的山峰上,峰上備有巨石和巨木,只待我們大軍抵達,便即放下來,可讓我們的大軍尚未抵達關卡,先傷一大半。”
蕭自然思索起來,照馬超這麼說,他即使有再多的兵馬也難以攻克高陵山,除非楊雄主動放棄關卡投降,可是楊雄深得安國王信任,位高權重,又怎麼可能會主動投降?
安國王封楊雄的官職同樣是車騎大將軍,與他平級,更不可能投靠蕭自然,而自降官職。
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繞道而行,可是繞道的話,最少也要多用一個月的時間,才能繞過高陵山脈,時間上根本不容許他這麼做。
他一時之間也想不出好的計策,但要放過這樣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也不願,當即對馬超道:“事到如今,我們只有到了地方見機行事,如果實在不行,只有強攻了,哪怕再多的犧牲,也要將高陵山拿下!”
第二天五更時分,蕭自然和馬超率著十三萬大軍浩浩蕩蕩的開往高陵山,這支軍隊由於除了七萬騎兵外,其餘六萬全是步兵,因此雖然是急行軍,但也直到次日傍晚時分才抵達高陵山下。
蕭自然當即讓士兵就地紮營休息,派出幾波探子去查探地方軍情。
當夜,主帥大營裡,蕭自然坐在營帳裡的案几前,思索怎麼攻破高陵山,門外親兵通報道:“大將軍,馬將軍求見!”二品以上的將軍名號都可以稱大將軍,比如說驃騎大將軍謝安在世時,其他人多稱他為大將軍。
這個大將軍和實際上的大將軍是有出入的,大將軍實質為一品,即武官之首,天下兵馬大元帥,正常情況下,所有的將領及士兵都歸大將軍管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