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之下克上

第246章 武士們的封賞

因此,林政幾乎沒有猶豫、便伸手接過他手中帛書,展開細看起來。

只見帛書之上字跡工整、一筆一劃皆有章法;又條理清晰、各項安排皆有有理有據;

更重要的是,正如林政期待的那樣、他是掏空心思的給日比野清實添堵!

文中,堀田道空以林政佔領稻葉山城為分水嶺,將功過賞罰劃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

戰前之功、戰後之功,以及全場之過!

在戰前立功的名錄下,堀田道空將一大半的筆墨都放在林政身上,恨不得把所有功勳都算在林政頭上;

之後,他又有意識地淡化其他人的貢獻、使他們的功勞變得模糊不清、甚至是微不足道;

之後,他再巧妙地配合林政之前為了安撫各方而確定的“東西美濃聯盟”分賞框架,進行了封賞:

像多治見信清、岸信周及箬俊和等人,堀田道空普遍為他們安排了三百貫知行地的加封;

而像石卷久藏等人,除青田宗氏給了五百貫之外,其他人都只給了二百貫左右的加封;

至於其餘參與聯盟的大小武士,則根據其出力程度,分別獲得幾十貫至一百貫不等的加封;

唯一特殊的,便是至今未曾踏足稻葉山城、與堀田道空素未蒙面的土田信平——他拿到了足足1000貫的加封!

接著、便是戰後立功的部分。

林政依舊是這份功勞簿上最耀眼的名字,尤其還提到了林政提出的三項新政、以此來狂吹林政的“英明神武”!

再然後,他便藉著“三項新政”、把功勞更多的集中到內政方面,從而模糊掉長良川之戰的功績;

在他的安排下,武井夕庵、堀田道空自己、乃至於一柳直高都獲得不少加封;

如武井夕庵被加封八百貫知行地、堀田道空自己加封六百貫知行地,一柳直高也加封了四百貫;

至於其他武士家臣、地侍豪族們,則根據職位高低和投誠早晚,獲得了幾十貫至幾百貫不等的加封;

總的來說,這部分加封的總額度大致控制在原有知行基礎上增加一成五的比例,也算是“尊重傳統”。

當然了,這一次、他倒也沒有漏掉日比野清實,甚至依舊把他作為第二大貢獻者——加封了1000貫知行地!

可隨即,他又迅速補刀:用“全場過錯”進行減封處罰:

首先,他便把矛頭直指立場始終與林政為敵的氏家直元、稻葉良通以及齋藤利政、齋藤義龍父子;

而對他們的處罰、自然也最為嚴厲——直接沒收其全部原有封地,剝奪一切知行!

其次,他又針對那些沒有一直跟林政作對、卻又曾站在他對立面上的那群人進行次級處罰:

像日比野清實、明智光安、不破光直、安藤守就乃至於竹腰道鎮、竹腰尚光父子,均全部入列;

而且,他還趁機重拳出擊:竹腰家減封1000貫、日比野清實減封700貫、明智光安、不破光直、安藤守就三人則分別減封300至500貫不等;

最後,為了堵住別人的幽幽之口,他又增加了一條象徵性的減封處罰:

堀田道空將包括自己在內的、立場相對模糊或最終投誠的林政陣營所有人員,都列入了一個輕微處罰名單;

並象徵性地對眾人處以減封幾十貫至一百貫知行地,美其名曰:共擔過往責任,以示警醒…

結果自不用說,在他一通操作下、土田信平榮登榜首,武井夕庵坐收漁翁之利,連堀田道空也佔到大便宜;

可反觀日比野清實呢?非但背了個次級處罰、還因為這一增一減、最後只拿到區區三百貫加封!

但妙就妙在,他這方案看似蠻橫,可細究起來又都有“道理”可循:

就拿土田信平來說。

他不但是林政麾下的第一名武士,更是作為重臣、替林政坐鎮大桑城,可謂是勞苦功高、又“簡在帝心”!

這種情況下,他才拿1000貫知行、這很多嗎?而且,就連他都只能拿1000貫知行,又有誰有資格拿更多?

因此,堀田道空用土田信平封頂、其實是為了死死堵住日比野清實的嘴,讓他沒辦法要求更多的封賞…

再拿竹腰家來說。

且不說竹腰尚光最終是死在齋藤義龍手裡,就說竹腰道鎮本身、那可從來都沒有跟林政作對過;

甚至…林政反攻齋藤利政時,還有不少竹腰家的武士隨同出征,就連竹腰家的繼承人千壽丸、如今也是林政的猶子!

可即便如此,堀田道空還是下了死手、直接減封他們1000貫,原因也很簡單:死人是沒辦法反駁的…

以此類推:氏家直元被沒收全部領地,連竹腰家都減封1000貫,可夾在他們中間的日比野清實卻只減封700貫,那他還有什麼資格反對?

仔細的看完這份帛書,林政輕描淡寫的放下,也沒有替日比野清實說半句公道話,轉而是將話題引到別處:

“道空大人,您這封賞都是針對家臣豪族們的,那些在地武士、地頭跟郎黨們,似乎沒有提及?”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