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長尾新八郎顯長、參見遠江守慶賴殿下!”一見面,那文士便客客氣氣的朝林政行了一禮!
“長尾顯長?!!”聽到這個姓氏,林政直接脫口而出:“越後長尾氏?”
也難怪林政如此激動,實在是越後長尾氏太有存在感了,他們的家督長尾景虎、便是日後的軍神——上杉謙信!
不過,出乎預料的是,長尾顯長鄭重的搖了搖頭:
“非也,受古河公方之委任、吾家世代為御料所——下野足利莊之代官,是為足利長尾氏;
不過,家祖長尾景忠與越後長尾氏之祖長尾景恆乃同胞兄弟,是以…兩家關係倒也還算密切;
不知…殿下突然問及此事,莫非是有什麼故人、出身越後長尾氏?”
足利長尾氏?跟越後長尾氏還是親戚?
別的不好說,但攀親戚的本事、這個長尾顯長絕對了得!
想想看,足利莊只是鎌倉郡下面的一個村莊;按理說,他們就算不叫“下野長尾氏”、也該叫“鎌倉長尾氏”才對;
可他們偏偏自稱“足利長尾氏”,這換成不知情的,沒準還會以為…他們是足利家的一門眾呢?
至於跟“越後長尾氏”是親戚,誰知道是幾百年前的親戚?在這種“父慈子孝”的年代,誰還拿這種親戚當回事?
可長尾顯長卻說的理直氣壯,還一本正經的反問自己、是不是認識越後長尾氏的人?
若是自己真告訴他某個人名,沒準這傢伙還能再胡謅一通、繼續攀關係來搏自己的好感呢?
思及此處,林政自然不再延伸,只是尬笑著擺擺手、便岔開話題:
“本殿只是一時興起、隨口一問,顯長大人莫怪;
話說回來,前日本殿去“策論”賽場處視察時,閣下當時寫的文章是…”
“《武家要略》!”
長尾顯長立刻從懷中摸出一卷略微發黃的文書,恭恭敬敬的奉到林政面前來:
“這是鄙人昨晚在宿屋重新謄抄的,文稿略帶潦草、還望殿下海涵!”
重新謄抄的?難怪這紙張微黃呢?敢情是手頭有點緊、買了便宜的紙張進行謄抄?
不過…這態度還是極好的!
比起那揣著稿子直接過來的北野定實,長尾顯長明顯就穩妥多了:
他參賽的文稿正常上交,那就還有勝出領賞的機會;
而重新謄抄一遍、又可以在自己這兒刷刷好感,又增加了他勝出領賞的機率!
如此看來,十足的官場老油條!
萬千思緒閃過,林政還是伸手接過他遞來的文稿,緩緩攤開、細細的閱讀起來。
開篇部份,與林政之前看到的也是大同小異。
先吹捧土岐氏的輝煌歷史,再對照他們的衰敗、以此來論證他的論點:現在的土岐氏對幕府“不夠忠誠”!
有趣的是,後文裡頭、他並未用長篇累牘來說明土岐氏應該如何向幕府效忠,反而是強調向幕府效忠能獲得何等好處?
首先,自然是恢復土岐氏曾經的“三職七頭”之身份,甚至還可以恢復他們在越前跟尾張的守護職!
其次,如果他能匡扶古河公方、讓其擺脫後北條家的控制,甚至有機會成為關東侍所所司!
“嗯?”林政差點還以為自己看錯了:“古河公方?!!”
反覆確認兩遍後,林政只覺得感覺自己腦袋尖尖的:這怎麼說到古河公方去了?這劇本明顯不對啊!
自室町幕府成立之初,由於足利家的大本營就在關東地區,足利尊氏便把關東視為京都幕府的基本盤;
為此,在成立幕府後,他便在同一時期成立了鎌倉公方,由弟弟足利直義坐鎮關東地區;
後來尊氏與直義兄弟反目,尊氏在殺死弟弟後、便又安排了次子足利基氏出任鎌倉公方、繼續鎮守關東。
然而,在足利尊氏死後,憑藉著手中掌握的強大力量,鎌倉公方開始尾大不掉、甚至覬覦起京都的將軍之位;
到後面,甚至還出現幾代鎌倉公方千方百計上洛、最終與幕府將軍決戰於京都的局面!
結果不出預料的,鎌倉公方輸了,並被迫將居城遷移到古河、成為了古河公方;
這還沒完,連他們在關東地區的權柄也被砍掉一半、分給了幕府將軍另立的“堀越公方”!
換而言之,此時的古河公方根本代表不了整個關東地區,更別說、美濃本就不屬於關東地區…
更致命的是,此時的古河公方已經是後北條家的傀儡了,他又憑什麼授予自己關東地區的權柄呢?
“咳…咳咳!”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