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年代,從擺攤開始賺到10億

第936章 這真是要變天了

“李所長,您怎麼來了?”沈琰迎上去問道,“是有什麼事嗎?”

李遠舟搖搖頭,目光掃過車間裡初具規模的水壓機,語氣裡帶著驚歎:

“沒什麼大事,就是過來看看。水壓機的研發可是咱們廠的重頭戲,如今到了組裝收尾階段,我當然得來瞧瞧,只是你們這速度,也太驚人了吧?”

“這不是沈總讓小龍參與組裝了嘛。”張興懷笑著解釋,語氣裡帶著幾分得意。

“小龍?他怎麼參與?”李遠舟更納悶了,“他不就是個智慧程式嗎?難不成還能親自上手擰螺絲?”

“你這就膚淺了吧。”

張興懷看了他一眼,慢悠悠道,

“沈總把車間的機械臂重新改造過,現在小龍能直接操控它們幹活。剛才組裝起來的這些大件,全是他指揮機械臂完成的,速度快得讓人咋舌。”

李遠舟整個人都僵住了。

機械生產還能這麼玩?

他不僅沒見過,連想都沒想過。這哪裡是厲害,簡直是顛覆認知!

“該死,我來晚了!”

反應過來後,他懊惱地拍了下大腿,“早知道就早點來了,沒能親眼看看多可惜。”

“沒事,有錄影呢,您要看嗎?”沈琰笑著提議。

“要!當然要!”李遠舟眼睛一亮,語氣裡滿是急切。

沈琰往車間角落瞥了一眼,那裡放著幾張辦公桌,桌上擺著電腦。

他指了指其中一臺:“小龍,挑個最佳角度的影片,投到這臺電腦上,讓李所長看看。”

“小龍明白。”

“走吧,咱們過去坐,您慢慢看。”沈琰招呼道。

“走走走!我倒要瞧瞧,小龍是怎麼把組裝速度提這麼快的。”

李遠舟急不可耐地走到電腦前坐下。

剛坐穩,螢幕一閃,畫面便跳了出來。

正是剛才機械臂如活物般舞動、零件在空中精準對接的場景。

若不是親眼見到車間裡的半成品,

若不是知道沈琰他們從不說謊,

李遠舟幾乎要以為這是特效合成的影片。

工業生產竟能做到這般行雲流水?

他盯著螢幕,心跳都快了幾分。

他能想象,若是這套模式在非凡集團全面推廣,會掀起怎樣的風暴。

這種彷彿從未來穿越而來的生產方式,竟真的先在這兒落地了。

非凡集團,這是要開啟一個新時代啊。

螢幕裡的機械臂還在不知疲倦地運轉,李遠舟看著看著,忽然覺得胸口熱血翻湧。

他抬頭看向沈琰,眼神裡滿是震撼與期待:“沈總,這……這真是要變天了。”

別說李遠舟看得震撼,就連沈琰和張興懷此刻再看影片,

心頭仍免不了泛起波瀾。

或許將來見得多了會習以為常,但沈琰清楚,這樣的場景他能記一輩子。

任何事情的第一次,總是最刻骨銘心的。

李遠舟望著螢幕,心中既自豪又忐忑。

自豪的是,身為非凡集團的所長,他親歷了這樣突破性的時刻;

可一想到這套生產模式若全面鋪開,不知多少人會面臨失業,行業將遭遇何等衝擊,他又忍不住憂心。

彷彿看穿了他的心思,沈琰輕聲道: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咱們廠不過是比別人先走了一步,往後在崗位調整和人員培訓上,得多下功夫才行。”

“唉,也只能這樣了。”

李遠舟嘆息著點頭。

他心裡清楚,若是沈小龍這樣的智慧程式誕生在別家工廠,

恐怕早已掀起大規模裁員潮。

可沈小龍存在這麼久,沈琰、方雲良,沈軍他們從未提過半個“裁”字,足見其心意。

但作為所長,他必須為企業效益著想,得藉著水壓機的嘗試,好好摸清沈小龍的能力邊界,

提前做好崗位規劃,避免人力浪費。

“沈總、老張,你們估摸著,這水壓機徹底組裝好還得多久?”

李遠舟話鋒一轉,問道。

沈琰與張興懷對視一眼,沈琰答道:

“原本沒小龍幫忙,估計得半個月,現在有他分擔,三四天就能收尾。組裝完了,各項測試可以邊生產邊做,反正機器是咱們自己的,真出問題也能及時調整,不耽誤事。”

“那中型客機和重型戰機的設計,都搞定了?”李遠舟眼中閃過期待。

“都妥了,就等這臺水壓機了。”沈琰點頭,“只要它能正常運轉,原型機就能開工建造。”

“太好了!”李遠舟難掩興奮,“真沒想到,咱們廠現在竟有能力造中型客機和重型戰機了!”

“可惜這水壓機還是小了點。”沈琰苦笑著搖頭,“四萬噸的壓力,造原型機湊合用,量產肯定不行,機身壽命跟不上。”

“沈總放心!”張興懷接過話頭,語氣篤定,“我已經讓人著手攻關了,接下來就奔著更大噸位的水壓機去,一定能滿足量產需求。”

“這東西跟機床一樣,需求只會越來越高。”

沈琰看向張興懷,語氣誠懇,

“後面這攤子,就得麻煩張老多費心了,我這邊精力可能要分一部分到其他專案上,但有任何問題,隨時找我。”

“索性現在有了小龍,設計上遇到問題也能找他參謀。就算給不出頂尖方案,至少能提供些合理的思路。”

沈琰補充道,“再加上咱們有了之前的設計建造經驗,接下來的進度肯定能快不少。”

張興懷連連點頭:

“可不是嘛,有小龍搭把手,設計時能省不少勁,也能騰出更多精力衝擊更高難度的目標了。”

接下來的三四天,沈琰幾乎泡在車間裡,

和大家一起盯著水壓機組裝。

期間,

他們針對機械臂的不合理之處反覆改進,讓這些鋼鐵臂膀愈發靈活,

為後續生產鋪平了道路。

終於,

在第四天晚上,整臺水壓機的組裝宣告完成。

仰頭望著眼前高達三十多米的龐然大物,沈琰的心頭湧上一陣難以言喻的自豪。

從設計到生產再到組裝,

不到三個月時間,

他帶領團隊硬生生啃下了這塊硬骨頭。

這臺水壓機或許不是世界最先進的,甚至算不上龍國最頂尖的,

但對非凡集團而言,卻是機械製造領域零的突破。

它為將來研發更大噸位的裝置打下了堅實基礎。

更重要的是,

這次組裝的主力是沈小龍,

以往的工業生產中,機械臂不過是按固定程式重複單一動作的工具人,

可組裝水壓機不同。

那是智慧程式自主規劃、靈活操控的成果,絕非簡單的重複勞動。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