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這兩個字從被髮明出來以後就不是什麼好詞語,一般能用上這兩個字的情況就是有人要離開了。
面對大家的詢問柳石堂用了一個避重就輕的原則回答了問題。
言下之意很簡單,我是廠長都有可能會被淘汰,你們這些人難道就不能被放棄?
柳石堂也想表明另外一件事情或者是說一個態度,那就是...請大家做好準備努力工作,淘汰是肯定會發生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新裝置就是最好的契機。
“廠長,也就是說,淘汰肯定是會發生對不?”還有人不死心的問道。
“是,而且這個事情不會太遠...等新裝備除錯完成了以後廠裡就會有公示相應的考核內容和考核標準,所以大家做好準備就行了,我們絕對會保證公平公正和公開...”
柳石堂給了肯定的答覆,然後繼續說道:“請大家一定要相信一件事情,那就是無論我們做出什麼樣的變化,其目的最終都是為了讓廠子更好!”
“換一句話說,只要是為了廠子好的,無論什麼事情我們都是可以做的!”
“所以各位,做好萬全的準備,一切都皆有可能!”
現場再次陷入了沉寂當中,大家有一種面面相覷的意味。
其中老黃直接舉手提問:“廠長,這麼說來,咱們廠裡的所有人都要接受考核不成!”
柳石堂笑著說道:“老黃,你也是廠裡的老人了,咱們廠裡做事情向來都是有規則有章法的!我現在不能說的太多,但你放心,既然是考核那就絕對會一視同仁的...”
不等老黃繼續提問,柳石堂說道;“現在不少廠子都已經開始購進新裝置進行升級換代了,我們要想繼續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肯定是要改變的...”
“行了今天的會議就到這裡了,大家都散了吧...”
眼看著從柳石堂的口中問不到什麼有用的訊息,大家也都散開了。
出了門以後老徐直接對老黃說道:“晚上下班了,喝一口?”
老黃下意識的就想要拒絕,但是拒絕的話還沒出口就被老徐打斷:“我說,咱們之間只是因為理念的爭論又不是什麼你死我活的對立...”
“你還沒看懂麼,現在這種情況我們要是再搞內鬨那絕對會出大問題的!”
老徐,是廠裡的萬金油老油條,可以說就在外人面前他就是一個和誰關係都很好的人。
但實際上,這樣的人是真正的牆頭草聰明人,他們會審時度勢的去判斷自己的處境然後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就像是以前在廠裡一樣,他之所以和老黃搞對立不是因為他真的想搞對立,只是因為他知道搞對立對他有好處,而且廠裡也需要搞對立。
在老徐的心中柳石堂可是個非常有手段的人,他往往不顯山不露水的就把自己想辦的事情辦了。
所以,老柳忽然說出了這樣的話題,不由得老徐不重視,但他需要找人商量一下,而老黃就是最好的物件,因為雖然他經常和老黃搞對立,但是對於老黃的為人還是信得過的。
很多年下來,吵架也算是吵出感情了。
“我沒有時間和你搞內訌更沒有搞內訌的想法!不要把你自己那一套放在我的身上!”
“而且我覺得,柳廠長也是個念舊的人,廠子要發展就要制定相應的策略和方向!我看柳鈞回來的正是時候,我說...你要是把這些心思放在工作上,說不定都能把當前的問題解決了...到時候你當廠長,豈不美哉?”老黃說完以後就騎車走了。
這個帶著嘲諷和調侃的意味深長讓老徐心裡非常難受。
因為在這之前他非常確定一件事情就是,他和老黃的立場是一樣的,出了類似這樣的問題老黃肯定會站在他身邊的!
但是現在,現實就像是一個響亮的耳光重重的打在了他的臉上,這種情況讓他猝不及防的同時又很難理解理解老黃的想法,咋的,你老黃就那麼有信心透過那些新裝置的測試?
其實這個事情老徐還真是誤會老黃了,他不是很有信心透過測試,只是覺得和老徐這樣的為伍讓他心中非常不爽。
真要去搞對抗或者給自己爭取相應的權益,他老黃會自己做到而不用假他人之手,他有他的驕傲和原則!
晚上回家的時候柳石堂和柳鈞說起這個事情的時候是這樣評級的,他說,老徐和老黃的爭鬥他早就知道了,但是知道歸知道不能去插手更不能親自下場。
因為從某種程度上說老徐搞的這些小動作有一半都是因為他默許甚至是支援的。
不然在這個看重個人手藝的年代他老徐憑啥升的那麼快?
“老徐這個人啊啊,圓滑缺乏原則性..這些都是他的缺點!如果廠裡只有一個這樣的技術骨幹的話我是不敢用他的,因為說不定哪天他就反噬你一口,你對他越好對他的恩惠越大,那麼相應的你自己的危險就越大!”
“但為什麼又要用他呢?因為制衡啊!論手藝老徐自然是趕不上老黃的,但是老黃也有自己的缺陷啊,他恃才傲物仗著自己技術好很多時候無論和誰溝通都是一副冷臉子,他帶出來的人也是一個個都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我就是要讓老黃知道,你的技術是不錯,但廠子並不是離了誰就不能運轉了..”
“兒子,這個廠子離了誰都可以但唯獨不能離了我,我可以關門不幹了...但是貌似,廠子裡面有些人不知道這些事情呢!這是我認為非常重要的一點,兒子,你以後也得注意啊...”
柳鈞聽了以後說道:“你說的有道理,但是我覺得這個事情是不是搞的太複雜了些?”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廠子規模太小人員流動也太小導致的,但凡廠子大點兒人員多工資高你說的這些問題都不存在!當然,我也認可你說的話,只是,在我看來還是有些太複雜了...”
管理是一門技藝,但是管理從來沒有固定的公式可以用。
根據不同的情況使用不同的方式,因材施教才是高手所為。
“你說的都是廢話...我要是廠子大人員多我就用其他的方式...你可以不要看輕你爹我,你別看我五大三粗的但實際上我也是一個粗中有細的人,管理和銷售這塊我覺得很少有人比得上我...”柳石堂有自己驕傲的理由。
“把這次的問題解決好,把新裝置安裝除錯好,這就是我們前進廠的新機會!”柳鈞斬釘截鐵的說道。
事實上柳鈞的信心可不僅僅只是新裝置,更重要的是,前進廠地皮。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