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武將連聲賀喜,這些近年來,大明取得相當卓越的功績了,連戰連捷。
殺得那些北元部落,只有丟盔棄甲,投降的份。
“此行大明和北元一戰,長興侯耿炳文,燕王朱棣有功,父皇應當給予賞賜,恩澤三軍。”
朱標提議犒賞三軍,賞賜武將耿炳文,藩王朱棣。
朝堂文官集團雖有微詞,但事關大明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賞賜一些也無可厚豐。
這倒是可憐了戶部尚書呂昶,為了公主大婚,籌措徵兵糧餉軍費,戶部家底都快掏空了。
如今還搞這麼一個犒賞三軍,戶部真要見底了。
“胡惟庸,你這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那劉玄咋沒有把你給打死,晦氣!”
戶部尚書呂昶心中暗罵,要不是胡惟庸力挺陛下,大興兵戈,戶部錢糧豈會如流水飛逝,眨眼見底。
他們戶部的意見,往往最不受陛下的待見,沒辦法,誰讓陛下花錢如此大手大腳。
這胡惟庸一上位,就跟呂昶意見背道而馳,大力贊同陛下頒佈的政策,獨害苦了出資的戶部。
“長興侯耿炳文,首戰力挫北元有功,斬獲牛羊馬屁無數,賞黃金八百兩!”
“燕王朱棣,首戰有功,收服北元四萬歸降兵將,生擒元人太尉乃兒不花,賞賜黃金五千兩。”
“另,根據軍報戰況,獎賞三軍將士。”
朱棣賞賜如此之豐厚,羨煞朝堂百官。
這親兒子,果然還是親兒子,他們上朝勤政大半輩子,都觸碰不及賞賜的一半。
聽到朱元璋毫不吝嗇的賞賜,戶部呂昶心都涼了半截,沒了,這下子全沒了。
戶部真沒錢了啊……
“兒臣請奏。”
為首的朱棣,直接當著朝堂百官面前,為劉玄請功。
“劉玄身為這一戰的監軍,居功至偉,他一箭射殺了元人大將,力挫元人士氣,引得納哈出親臨戰場,這也為長興侯馳援的軍隊,創造了最大的時間。”
朱棣沒有搶佔所有的功勞,將劉玄這些日子的功勞,一件件,一樁樁都拿出來,攤開在百官面前說。
此戰能斬殺納哈出,極大程度打擊到元庭的囂張氣焰,劉玄功勞不是一般的大。
哪怕劉玄賦閒在家,朝廷,也不應該埋沒功臣的付出。
好傢伙!
在場官員臉色古怪,他們彈劾錦衣衛劉玄摺子無數,搭上一個重傷的胡惟庸,這都沒有扳倒劉玄。
現在受劉玄監視的藩王之一,燕王殿下,竟然還為劉玄大肆請功,這二人怕不是串通一氣了吧。
“劉玄幹得漂亮,身為監軍,卻打出一個將軍的風采。”朱標目光如炬,絲毫不掩飾讚賞。
“臣認為,劉玄雖然身為監軍,做只是分內事,但他拋下數萬軍隊不顧,沒有聖旨返京,枉顧朝廷律法!”
有文官出列,質疑劉玄不該受賞,這身為監軍,在大軍凱旋時,拋下數萬軍隊不顧,貿然回京。
要是軍隊發生變故,招降元人反叛,後患無窮。
此話一出,不少文官附議,放大了劉玄無故脫離軍隊的過錯,險些釀成大禍。
他們一致認為,劉玄非但無功,還有臨時叛逃軍隊的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