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有完了!”
在眾人驚恐的目光中,劉玄手中的繡春刀,一次次揚起,又一次次斬落,很快就把倭人使臣的右臂,左腿,右腿都盡數卸下來了。
原本掙扎得厲害的倭人使臣,如今也躺在地上,沒了四肢奄奄一息,有氣進沒氣出的樣子。
劉玄最後一刀,給了這名倭人使臣一個痛快。
“陛下,今日臣以斬殺倭人使臣,立誓要除盡櫻花國的賊人,還那些沿海老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劉玄斬殺了倭人使臣,義正嚴詞,還以倭人使臣之死,對著朱元璋立誓,要親自帶兵征討櫻花國。
如此一來,他也是變相對朱元璋自薦了,這征討櫻花國武將名單,也該有他的一席之地。
不然,他擺出這麼大的陣仗來,朱元璋真好意思,讓他白乾麼。
“好,鎮國侯為大明百姓著想,如此愛民,你沒有辱沒劉伯溫的名聲,朕允了!”
“陛下英明神武。”
劉玄拍著朱元璋的馬屁,臉不紅來心不跳的,十分坦然。
文官集團見到陛下跟劉玄一唱一和,還搞出血染金鑾殿這一出,傻子都看出來,這大明跟櫻花國之間,絕對沒有和談的可能了,下次再見,勢必兵戎相見,一決生死勝負。
洪武皇帝是一個有實權的皇帝,兵權在手,眾多武將以陛下馬首是瞻,皇上是動真格的。
這些文官看清楚局勢,既沒有貿然死諫到底,也沒有站在皇帝的對立面。
這櫻花國區區小國,他們為此交好,不惜遭來皇上的不滿,恐怕會落個得不償失。
“櫻花彈丸小國,蠻橫無理,不尊大明使臣,殘害大明使臣,公然對我們大明宣戰,我們豈能容忍!”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這些文官通通跪伏在地上,口中贊同著朱元璋的意思,他們大明要與櫻花國宣戰。
不提櫻花國有金山銀山,光是殘害多名大明使臣,這罪名就足夠說服大明軍隊出征,遠征海外,和櫻花國殘虐的懷良國王開戰,揚大明國威無雙。
大明身為天朝上國,豈是那些彈丸小國,膽敢招惹的。
他們敢招惹上來,那大明百萬雄師,就只有狠狠打退他們,不然真當大明百萬雄師是病貓不成。
劉玄雙眼微眯,這些文官可一個個都是見風使舵的主,一看情勢不對,紛紛出言,帶兵攻打櫻花國。
那些文官說出口的話,天花亂墜,別提多好口聽,多義正嚴詞了,就恨得提刀上馬,征討櫻花國了。
這些人的嘴臉,變得一個比一個來得快。
但至少,在表面上他們都是良臣忠臣,這勸誡至此再鬆開答應,不管皇上最終是什麼意思,他們面上依舊光亮。
“皇上英明!”
在一聲聲恭維聲中,朱元璋陰沉的老臉,得到了極好的緩和,點了點頭。
“父皇,這攻打櫻花國的事情,也該儘早提升日程了。”朱標沉聲道。
打鐵趁熱,趁著櫻花國還沒有收到訊息,大明應該儘早打造戰船,出征平定櫻花國。
一來,揚大明國威,二來,大明各地都有倭寇作亂,這些侵擾大明的倭寇,大多都是受到櫻花國天皇的授意。
這些人既然選擇挑釁大明,虐殺沿海的百姓,在大明走私貨物,那就要有隨時承受大明怒火的準備,為此付出慘烈的代價,這個代價甚至是亡族滅種!
“好,朕命李景隆,著手戶部,兵部打造戰船,以備出征櫻花國之用。”
“征討櫻花國,出征海外的大將欽定燕王朱棣,副將為藍玉,監軍劉玄一同出征。”
朱元璋威武霸氣,不容群臣質疑,身邊太監宣佈老聖旨,欽定了出征的武將名單。
在場眾多文官沉默下來,陛下實在早有準備,這名單都列開了,他們想要主動請纓都做不到了。
洪武皇帝,終究是親近武將,打壓文官居多,在場文官心裡明白,自己被陛下和鎮國侯戲耍了一番,還偏偏沒有一點辦法,他們都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沒辦法,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誰讓人家是實權皇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