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山上玉虛宮中,
元始天尊高座上方,其不曾言語,道音遍佈玉虛宮,道韻充斥在於虛空中的每一寸空間,聖韻瀰漫。
天花亂墜,地湧金蓮,神龍游走,綵鳳遊走,麒麟奔騰,諸多異象湧現。
元始天尊身後法則長河顯化,絲絲縷縷法則之力瀰漫而出。
下方,
十二金仙正襟危坐,神態認真,臉上有著如此如醉的神情。
玉虛宮外,還有著數百人聽道,他們臉上表情不一。
元始天尊屈指一彈,一縷聖力出現在虛空之中,隨後化為一面鏡子。
鏡子內的畫面正是三仙島,裡面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清源。
在他們提及闡教之時,元始天尊便心有所感,初始之時他是不在意,但提及次數多了,他也推算了一番,卻是發現清源等人正在論道。
心生好奇的他便準備檢視一番,清源等人乃是截教弟子,即便是論道,也不應該會牽扯到闡教,可現在卻是多次提及,他自是要檢視。
當他聽到清源對三教的理解時,不禁一愣,可聽到他所講述的人教教義,心中不禁一怔。
“此子不錯,悟性非凡,對於大道的領悟足夠深刻,對於人教奧義亦是頗有領悟。”
“可惜了,此子不是我之弟子,倒是便宜了三弟。”
元始天尊看著玄光鏡中的清源,隨後又看向自己的十二親傳弟子,雙方對比之後,卻是發現能與清源相比的,唯有寥寥數人。
金鰲島上碧遊宮內,
通天教主正神遊太虛,但清源與趙公明、三霄論道,且多次提及截教,他也忍不住查探。
清源,乃是他看重的弟子,是尋找到了自己的道,日後當有不凡的成就。
趙公明,截教外門大弟子,亦是他頗為看重之人。
三霄,頗得他喜愛,特別是雲霄,修的是陣法之道,他對其亦是十分看重。
五人一同論道,他自是要了解他們所講,看看他們對大道的領悟有多深。
清源所講他頗為認同,當他看著清源講述他們兄弟三人之時,不禁一愣。
他眼中有著回憶之色,紅花白藕青蓮葉,三教原本是一家。
三清同出一源,皆是盤古元神所化,只是各自有著不同的傳承。
但他們出世至今,初始之時兄弟情極好,但到現在卻是走散了。
三清分家,各自立教,各有各的前程,各有各的大道。
道不同,不相為謀。
通天教主心中還有著一絲兄弟情,看了眼虛空,透過層層虛空,目光落在首陽山上,隨後又看向崑崙山方向,良久,他才收回目光。
“大兄,二兄,你們究竟是如何想的。”
“當真是大道不同,便要不顧兄弟情誼。”
清源不知這些,他停下講述,喝了口花茶,看向趙公明與三霄。
“剛剛所講乃是人教,接下來師弟便講述下闡教。”
“闡教,乃是二師伯元始天尊所立,二師伯所修大道為何,從闡之一字便可看出。”
“闡,何為闡?”
“闡述天道,順應天道,順天應命,修持己身。”
“天道大勢不可違,有違者皆是逆天之人,天道便會視其為異類,終將其消除。”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