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遊宮內,寂靜無言,通天教主盤坐於高臺之上,雙眸微合,卻是神遊天外去了。
自己看中的徒弟太過於出色了,即便是他有心想要去幫他,也幫不上。
原本通天教主的想法很簡單,最初的想法是讓清源選擇一條大道主修,若是清源真的要多道同修,便讓他選一兩條大道輔修。
奈何清源所修行的法門太過於奇特,其所走的道路是他從未走過的,也是他從未經歷過的,他便是有心想指點一二都無法指導。
原本以為清源領悟數十種法則,怕清源日後難以證就混元大羅金仙,畢竟,洪荒修行體系中,法則的修行越是到了後面越是難以參悟。
法則境大神通者,參悟一種法則便極為艱難,有些法則境大神通者萬年,十萬年,甚至一個元會都無法有些許精進。
更何況清源直接領悟了數十種法則,更是多種法則同修,也就是說,清源在法則境的修行上要比他人更為艱難,旁人或許只要參悟萬年便會有所成,而清源或許要花費上他人十倍,數十倍的時間。
可通天教主哪裡知道清源的修行根本就不是洪荒體系中的任何體系,清源領悟法則,為的是明悟天地法則真義,藉助諸多法則之力來明悟,以諸多大道法則為養料,完善自身大道。
通天教主想著,既然清源有此雄心,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也就不好再說什麼了,但這些都不是主要的,最為主要的是清源已經明悟了自身大道,更是在此道上走了很遠。
若是此時便讓清源放棄,不用想也知道清源是不會放棄的,別說是清源了,便是換做是他也不會就此放棄。
若是他繼續勸下去,那就不是為了清源好,而是在斷清源的道。
阻人成道,便是不死不休之仇,更遑論清源還是他的徒弟,通天教主豈會如此做。
清源在修行道路上有著自己的想法,他也就不再去勸解,畢竟,在開創大道,自立大道上,或許他還不如清源。
至少清源在此道上已經走的很遠了,而他,卻是連踏足都不曾踏足。
後面,通天教主想著,既然自己未曾經歷過,但也許能從清源講解中領悟些什麼,或許還能從中明悟些東西,從而指點清源。
畢竟,一人之力便是再強,也是會有力所不逮之時,一人的想法再多,但終是會有所缺漏的。
通天教主瞭解之後,即便是不曾踏足此道,但以他的修為,以他的眼界,必然能助力清源,助他查缺補漏,更加完善自身大道,使得其更快的立下自身大道,創造全新的修行體系。
只是他萬萬沒想到,清源的大道竟會如此霸道,只能他自身修行,也只能是他自己明悟,他人若是去了解,便會被清源的大道同化。
他相信清源所說的都是真的,並不是不想跟他說,也不是以此為藉口,不講解自身之道。
畢竟,清源根本就沒必要這麼做。
若換做他是清源,有一個天道聖人說要了解自身大道,且還要指點自己,幫助自身查缺補漏完善大道,他自是樂意之至。
畢竟,通天教主已經是天道聖人,自身大道早已明確,不會再轉修其它大道,最多的便是兼修此道,藉助此道來明悟自身大道,讓自身更進一步。
大道同化,這個事情太過於嚴重,他不敢去觸碰,也不想去了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