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香四溢,瀰漫在荒廟周圍,明明還不是豐收的季節,給人的感覺好似枝頭已經掛滿了瓜果。
撲稜稜——
很快不遠處傳來鳥雀振翅的聲音,鋪天蓋地,形成了一張巨大的網,只見這些鳥雀嘴裡都銜著東西。
它們將東西放置在地面後,隨後又振翅離開,最後留下的也只有幾隻大鳥而已。
猴王看了看它們供奉的東西,又看了看自己的,神情顯然有些得意和驕傲。
很快狼王也帶著賀禮趕過來了,後面陸陸續續又來了不少動物,數量並不多,但都是族群裡面的領頭人物。
要不是水生物受場地環境的限制,恐怕水底的魚蝦之類,高低也要讓河蚌開口吐出珍珠。
這些動物之所以有如此異常的行為,都是因為葉恆的緣故,它們全部接受了帝流漿的洗禮,雖然沒有完全啟智,但是靈性卻增加了不少。
知道如今這一切都是葉恆帶給它們的。
現在葉恆已經是正式山神,又被天地承認,生活在這片山間的生靈,冥冥中自然也有感應,對於葉恆有種本能的親近還有尊敬。
動物之間的想法很簡單,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最好的表達方式便是送禮,也算是慶賀葉恆成為山神之喜。
所以這些動物才會大張旗鼓,勢必要選出最好的禮物,供奉給葉恆。
坐在荒廟裡修煉的葉恆,自然也知道外面的動靜,因為帝流漿的緣故,連帶著體內靈氣大漲,甚至連修為又上升了一個小臺階。
至於還沒有完全吸收的,則是被葉恆積存下來,留著日後再做打算。
不僅僅是葉恆受益無窮,整座山的生靈,都受到了偌大好處。
他緩緩開口道:“你們有心了,進來吧。”
得了葉恆的首肯之後,這些動物才小心翼翼的進入到荒廟裡面。
荒廟並不大,但因為只有葉恆一骨的原因,顯得有些空曠,如今多了這些動物,反而滿滿當當起來,若是再多來幾頭的話,恐怕就要站到外面。
看著神臺下方的動物,它們獸瞳充滿了靈性,葉恆腦海裡不禁浮現出一個畫面,之前映照神話裡,就有山神講道,百獸聆聽的場景。
腦海裡忍不住冒出一個念頭,如今的他已是正統山神,被天地承認,或許也可以給這些動物講道傳法。
司掌山神之位,就要承擔其責任,庇佑八方,山間生靈也是他的子民,若是能夠開靈啟智,對於葉恆還有這片土地也有好處。
日後有什麼事情,也有個下手,畢竟葉恆這種姿態也不可能和人正常交流,每次都要偽裝著實有些麻煩。
葉恆沉吟片刻道:“今日吾得證山神大道,爾等前來恭賀,冥冥之中緣分天定,那便贈爾等一場機緣。”
話音落地的瞬間,葉恆周身冒出淡淡的金光,其中還摻雜著點點綠芒朝著周圍不斷擴散,很快就佔據了荒廟。
不知不覺當中升起了一股淡淡的霧氣,白霧遮掩住了荒廟的破敗不堪,像是鍍上了層白玉似的光芒,九重仙闕緩緩顯現出來。
恰巧幾縷陽光照射在山頭上,白雲匯聚成汪洋大海,隱約可見半輪紅日,點點金芒灑在了山巒周邊,鍍上了層神聖的光暈。
遠山蒼翠乍一看上去就像是漂浮在霧裡面的仙宮,小小的廟宇發出萬丈金光,祥雲從四面八方聚攏而來。
葉恆的精神力將整棟廟宇覆蓋,他緩緩開口道:
“玄者,自然之始祖,而萬殊之大宗也。”
“眇昧乎其深也,故稱微焉。綿邈乎其遠也,故稱妙焉。其高則冠蓋乎九霄,其曠則籠罩乎八隅。光乎日月,迅乎電馳。或倏爍而景逝,或飄滭而星流,或滉漾於淵澄,或雰霏而云浮。”
晦澀難懂的字句從葉恆嘴裡吐露出來,每一個字元音節都蘊含著無上哲理。
這是他映照神話,練假成真後總結出的‘道’。
空氣裡面安靜到了極點,剎那之間風停雲止。
所有動物都仰起頭,不敢發出任何聲音,保持著同一個姿勢,看著端坐神臺的白骨,一動也不動,遠遠看上去就像是木頭樁子。
原本渾濁的獸瞳漸漸變得明亮起來,像是混沌中撕開了一道縫隙,微不可查的星光墜落其中。
它們的本能便是生存和繁衍,可是現在又多了點其他的東西,種子一旦落下,生根發芽是早晚的事情。
雖然此時這些動物腦海裡還沒有有“道”這個概念,更不知道什麼叫做修煉,對於葉恆所講的那些也是一知半解。
但是本能告訴它們,這些對它們有莫大的好處,一定要抓緊這個機會,牢牢記住才行。
葉恆講道漸入佳境,周圍的霧氣也變得越來越濃重,直至最後擴散到廟宇外面。
那團霧氣不可捉摸,彷彿充斥著無上的大道還有神秘。
山風浮動,霧氣繚繞,雲翻霧湧,好似仙宮之境般,又像是什麼都沒有。
而在廟宇當中,原本如同木頭樁子似的動物,終於有了變化,有的如痴如醉,搖頭晃腦,還有的則是抓耳撓腮,更多的則是細細思索揣摩。
隨著時間的推移,夕陽斜下,暮靄沉沉,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幾天。
葉恆的講道終於在第三天傍晚結束。
這些動物已經三天沒有進食,卻不見任何疲憊之態,反而精神愈發抖擻起來。
所有動物齊齊匍匐在地,朝著葉恆虔誠叩首,相比於來之前,那雙獸眸似乎增加了其他的東西,不見昔日的混沌迷濛。
它們獸臉上都帶著感激的神色,幾乎是一步三回頭,最後這才緩緩離開廟宇,身影漸漸消散在夕陽當中。
夕陽落下的光芒,彷彿也給它們的獸毛上鍍上了層若有似無的光,和葉恆身上的金光似乎如出一轍。
不管這些動物聽懂了多少,對於它們而言,這次都是莫大的機緣,即便只能聽懂幾個字,也足夠受益無窮。
“一飲一啄,皆是天定,且看日後你們的造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