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抱朴子》論仙篇。
葉恆沉默片刻,聲音嘶啞的開口問道:“你覺得世界上有神仙嗎?”
沈清塵思索一番,“淺識之徒,拘俗守常,鹹曰世閒不見仙人,便雲天下必無此事。夫目之所曾見,當何足言哉?天地之間,無外之大,其中殊奇,豈遽有限,詣老戴天,而無知其上,終身履地,而莫識其下。”
“況乎神仙之遠理,道德之幽玄,仗其短淺之耳目,以斷微妙之有無,豈不悲哉?”
沈清塵借用《抱朴子》裡面的一段話,給了葉恆模稜兩可的答案,大概意思是說:那些見識淺薄的人,拘泥於世俗,墨守常規,都說世間沒有見過仙人,便認為天下肯定不會有這種事。如果說人們都曾親眼見過,那還有什麼可說的呢?天地之間,無邊的廣大,其中特異奇怪的東西,哪裡會有限呢?人從生到死頭頂青天,卻不知天有多高;終生一直腳踏大地,卻不知地有多厚。
沒有想到她雖然年紀輕輕,卻也能有如此見解,書中話語更是信手拈來,不由得讓葉恆側目幾分。
原本想要離開,卻停下了腳步,連帶著周身的冷意也消散許多。
兩人談論的聲音雖然比較小,但這裡的動靜還是驚醒了旁人,畢竟帳篷又不隔音,淺眠的人還是容易察覺到。
陳永輝還有衛爭就住在距離沈清塵最近的帳篷裡,陳永輝耳邊傳來模糊的交談聲,似乎是一男一女,其中女的聲音有些熟悉。
緊閉的雙眼眯開了一道縫隙,拍了拍身邊的衛爭道:“醒醒,我怎麼感覺好像有人在說話啊。”
衛爭打了個哈欠,半耷拉著眼睛,恰好看到沈清塵的帳篷外面有兩道影子。
“可能是清塵在和別人交流吧。”
陳永輝有些不解道:“男音聽起來有些陌生,而且都這麼晚了,有什麼事不能白天說麼。”
衛爭翻了個身,把被子扯過頭頂,把自己捂得嚴嚴實實,“誰知道呢,大半夜的不睡覺,也不知道有啥好交流的。”
“你也別多想了,總歸是別人自己的事情,咱們明天還要早起呢。”
悶聲悶氣的聲音從被子裡傳來,陳永輝一聽也覺得很有道理,睡意來襲,也沉沉睡了過去。
另外一邊的葉恆和沈清塵交流卻是漸入佳境。
葉恆在論道的時候,周身氣度都感覺變了,不再那般陰森晦暗,宛若得道高人。
而沈清塵已經很久沒有這樣的感覺,身邊大多數人,並不喜歡這些彎彎繞繞的道經古文,讀起來只覺得晦澀難懂,不知其意。
而且和那些浮於表面的理解不同,葉恆是真的深諳其中道理,否則也不會有如此深刻見解,甚至有些連沈清塵也忍不住拍手稱快。
難得碰到這樣志同道合之人,沈清塵心生歡喜,而且總覺得葉恆周身有種獨特的氣質,說不清道不明,時而讓她覺得森然陰冷,又時而讓她有種瞻仰高山的錯覺。
一時間開啟了話匣子,博古論今,引經據典。
但大部分的時候,都是她在說,葉恆聆聽,雖然話少,但每次所說都是精闢絕妙,讓人醍醐灌頂。
不知不覺當中,兩人就談論到了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