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去皮囊,無非二百零六骨

第476章 大聲叫罵

儘管不情願,九頭蟲還是緩緩浮出水面。

因為他知道,這是自己從海眼中被救出後必須付出的代價。

“叔父不願救我,任由我被鎮壓在西海海眼下千年,反而是觀音大士許諾,只要我助取經人取得真經,便能重獲自由。”

九頭蟲一邊想著,一邊跳出水面,看到了半空中的孫悟空和觀世音菩薩。

“菩薩。”九頭蟲向菩薩行禮,對孫悟空則視而不見。

“你這醜怪,原來本就是要等待取經人的,卻剛剛故意與我作對!”孫悟空怒道。

“我本就重傷未愈,那時只想吃上一口血食。”九頭蟲解釋道,“再加上你們那時也未表明身份,我也不知你們就是取經人。”

觀世音菩薩這時走上前來,抽出掌中玉淨瓶中的楊柳枝,蘸著甘露,在九頭蟲身上拂了一拂,吹口仙氣,喝聲:“變!”

九頭蟲的身體立刻發生變化,很快變成了一匹大馬的模樣。

“你且好好護送取經人西遊取經,日後功德圓滿,不僅能重獲自由,還能獲得無量功德。”

九頭蟲不適應地甩了甩馬頭,唏律律地叫了一聲,道:“我還擔心那白骨大聖的弟子敖烈不會善罷甘休,半路找我麻煩。”

孫悟空在一旁聽得驚奇:“說白骨大聖倒還罷了,一個白骨大聖的徒弟,也如此令人畏懼嗎?”

“這個你且放心,自然有我佛門承擔你的因果。”觀世音菩薩沒有理會孫悟空,對九頭蟲說道。

說完,觀世音菩薩便要轉身離去,孫悟空卻有些不滿,開始抱怨。

於是觀世音菩薩賜給孫悟空三根金色毫毛作為寶貝,這才將他安撫下來。

觀世音菩薩離去後,孫悟空帶著九頭蟲變化的馬匹返回。

唐僧見到後大喜過望,詢問了一番後,便繼續上路。

“陰差陽錯,敖烈這個原本的‘小白龍’未能加入西遊,反而是他的對頭九頭蟲,被佛門度化,成了取經人的坐騎。”

西遊之事,正按某種軌跡發展。

而葉恆,也在密切關注。

況且,西遊之事與他息息相關,就比如那九頭蟲,本就被他的徒弟敖烈鎮壓在西海海眼。

卻被觀世音菩薩悄悄救出,化作取經人的坐騎。

對於這一點,葉恆並未出手阻攔,反而樂見其成。

“西遊之事,因我的介入,反而偏離了原有的軌跡。”

“而這些變數的出現,註定會讓佛門那邊更加忙碌,需要更多的算計。”

“這樣一來,他們的注意力就會全部集中在西遊上,反而會忽略大唐那邊的事情,這就給了種子們暗中發展的時間。”

唐三藏一行繼續上路,接下來的路途頗為平靜,他們一走便是兩三個月。

直到他們路過一座寺院,正是觀音禪院。

在觀音禪院旁,有一座大山,山旁立著“黑風山”的界碑。兩個月的時間裡,東土大唐的《大唐日報》已經再次發行了兩期!

報紙在大唐各地都掀起了一股熱潮!

無論哪個城市,都會有報紙送達,然後被無數人搶購。

至少,那些茶館酒館之類的地方,都會必備一份報紙,甚至還要專門配備一個讀報的人。

而一些達官顯貴、讀書人更是每期必買一份報紙!

即便是普通民眾,也總喜歡到酒館茶館裡,聽別人讀報,瞭解天下大事。

“老師老師,《大唐日報》第三期到了!”

大唐的一個邊陲小鎮中,一個賣報郎氣喘吁吁地跑到一個屋前。

這屋上掛著一個牌子,寫著“希望小學”幾個大字,顯然是一所學堂。

賣報郎跑進學堂,手裡揮舞著第三期的報紙,遞給學堂裡一個十六七歲的男子。

遞過去的同時,賣報郎還恭敬地問道:“老師,您看看正面都寫了些什麼?”

“好的。”

劉溫點了點頭。

在這個邊陲小鎮開辦“希望小學”的人,正是鎮山太保的義子“劉伯溫”。

當然,他也是來自現實世界的解放戰士劉溫。

劉溫從邊界進入大唐,來到這個邊陲小鎮後,受到報紙和賣報郎的影響,決定在這裡開辦一所學校。

劉溫打算從最基層做起,腳踏實地地進行“解放新世界”的工作。他選擇從最基礎的地方入手,透過教育來逐步推動變革。畢竟,在現實世界中,他本就是一名鄉村教師,如今不過是重操舊業。

他創辦的希望小學,並不拘泥於傳統的儒學教育,而是將各類學科一一開設。

語文、數學、物理、思想品德等課程應有盡有。

在教育過程中,劉溫潛移默化地傳播著一些先進的理念。

同時,他也密切關注著報紙上的動態,透過報紙瞭解其他“同伴”們的行動。

此刻,劉溫正認真翻閱著第三期《大唐日報》。

第一版的“官方新聞”報道了兩界山突然消失的訊息,大唐已派遣軍隊駐紮邊界,以防韃靼人侵擾。

另一條新聞則是大唐準備大力發展基礎教育,鼓勵天下讀書人廣開學堂,教書育人。

此外,還有大唐成立出版總署,確定首批印刷圖書,並公開招募天下經銷商的訊息。

以及大唐開啟稅務改革,對商人徵稅並給予相應保障……

“同伴們都在積極行動,以各自的方式影響著大唐啊。”

看到這些新聞,劉溫心中感慨萬千,他確信這些變化都是“同伴”們努力的結果,正在悄然改變著這個世界。

在民生欄目中,報道了一位民間奇人袁某某發明了科學的種植方法,能夠顯著提高農業收成。

而在大唐長安城,狀元方仲永牽頭,皇室和百官入股,成立了“大唐日化”,研發各種日常用品,目前已成功推出“衛生紙”,風靡長安。

雜談欄目則刊登了一篇唐皇夜遊地府的故事,講述唐皇李世民在“白骨鬼差”的引領下游歷地府的見聞。

文章最後還提到,唐皇專門修建了地府神靈神廟,並廣泛傳播白骨族形象。

“白骨鬼差……這定是‘白骨夜叉佛’的傑作!”劉溫立刻聯想到了自己信仰的白骨夜叉佛。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