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成仙后不願上天庭的,在地界皆受鎮元子庇護,尊他為地仙之祖。
鎮元子確實當得起這地仙之祖的尊稱,為人坦蕩。
他們將話挑明後,心中便再無芥蒂。
接下來,二人便在五莊觀內坐而論道。
鎮元子是洪荒初開時的大神通者,與三清、西方二聖等都是同輩,曾在紫霄宮中聽道。
雖未成聖,但鎮元子的傳承積累深厚無比,讓葉恆受益匪淺。
而葉恆也不凡,他得到了祖龍的傳承。祖龍在天地開闢之前便已存在,甚至在鴻鈞成道之前,便已掌管洪荒大地。葉恆得到其傳承,自然有其獨到之處。
況且,葉恆的修行之路特殊,一路走來,經歷了無數奇遇。
他們坐而論道,葉恆的許多觀點道理也讓鎮元子受益良多。
直到清風明月二童子前來尋他們,他們才停了下來。
“師父,那孫悟空已經回來了,還帶來了南海觀世音菩薩。”
至此,他們的論道才告一段落。
鎮元子起身道:“此番鬧劇也該結束了,是時候去看看那人參果樹了。”“道友可願與我一同前往見證?”
“正合我意。”葉恆也起身,與鎮元子一同出去。
因為毀了人參果樹,並打賭說要將其救活,孫悟空跑遍了三山五嶽。
他去了海外仙山的蓬萊方丈,找了帝君以及福祿壽三星等大神。
但即便如此,也沒找到救樹之法。
心灰意冷之下,孫悟空去了南海紫竹林,找到了觀世音菩薩,卻意外得知觀世音能夠救活人參果樹。
孫悟空大喜之下,立刻將觀世音菩薩請了回來。
但他帶著觀世音菩薩回到五莊觀,見到了自己的師父,卻沒見到鎮元子。
悟空立刻問道:“鎮元大仙去哪裡了?”
“家師正在與他的道友坐而論道,因此有些忘神。”
“道友?哪位道友?”
這一下,連觀世音菩薩都有些好奇了,是什麼大能值得鎮元子拋下他們去坐而論道。
“他也是三界中大名鼎鼎的人物,與家師一同探討道法。”
“聽道之後,他們一同返回,家師便將他請了回來。”
鎮元子的徒弟解釋道。
聞言,豬八戒吃驚道:“是哪位高人?”
“白骨大聖是也。”鎮元子的徒弟回答道。
“白骨大聖?”
聞言,唐三藏師徒都很吃驚。
觀世音菩薩也感到意外。
觀音雖是大能,能通曉‘過去未來’,但涉及同等級的存在時,卻無法瞭解詳情。
所以他並不知道葉恆的行蹤,也沒想到葉恆會出現在五莊觀。
孫悟空他們也很吃驚。
正在他們吃驚之際,鎮元子已經出來,葉恆跟在他身旁,二人一同走出。
“原來是觀世音菩薩當面,還有福祿壽三老。”
鎮元大仙打招呼道,觀世音等也立刻回應。
觀世音在見過鎮元大仙后,目光轉向了葉恆。
“觀世音見過白骨大聖。”
“福祿壽見過白骨大聖。”福祿壽三星也上前見禮。
“觀世音菩薩多禮了。”葉恆淡淡回應,然後也回應了福祿壽三老。
福祿壽三老是道家正統神仙。
而‘壽星’更是南極仙翁的一個分身,他們此前在凌霄宮見過。
這時葉恆與他們互相打過招呼後,目光看向了唐三藏師徒:“又見面了,唐長老。”
唐三藏恭敬回禮,孫悟空雖桀驁不馴,此刻也不敢怠慢。
沙悟淨昔日與葉恆有過瓜葛,但此刻見葉恆地位如此尊貴,也一點不敢怠慢,恭敬地打了招呼、行了禮。
不過,此時的焦點並非葉恆。
鎮元子看向孫悟空:“孫悟空,你可是找到了救樹之法?”
孫悟空聞言立刻自信滿滿:“不錯!俺老孫走遍了三山五嶽,終於找到了觀世音菩薩,她能夠救活你的人參果樹。”
“好!我鎮元子決不食言!你若是能救活我的人參果樹,我不僅放過你們師徒四人,還與你結拜為兄弟。”
那邊,觀世音手捧玉淨瓶,立刻開始行動。
觀世音施展法術,神水自上而下,將人參果樹從樹頂到樹梢澆了個遍。
原本倒塌且看似枯萎的人參果樹,瞬間恢復了生機,變得鬱鬱蔥蔥,還結出了果實。
經歷此番變故,人參果樹反而比以往更加繁茂。
“一、二、三……”清風明月童子在一旁數著。
清風明月驚訝地說:“前日果子不見時,我們只數到二十二個;今日重生,怎麼多了一個?”
孫悟空解釋道:“‘日久見人心’。前日我只偷了三個,有一個掉在地上,土地說這寶貝遇土即入,八戒卻嚷嚷說我偏心,鬧得沸沸揚揚,直到今天才真相大白。”
“那天我說吃了兩個,你們卻認定我們吃了三個,後來俺老孫一氣之下,就做了那事。”
孫悟空這話一出,清風明月頓時無言以對。
鎮元子則大袖一揮,笑道:“今日人參果樹死而復生,又恰逢菩薩、三星、白骨道友和大唐長老在此。”
“不如諸位做個見證,我與孫悟空結為兄弟,也正好摘些果子,開個‘人參果會’。”
說罷,鎮元子命清風明月取來‘金擊子’,從果樹上敲下了果子。
眾人從後院回到觀中,依次落座。
觀世音菩薩和福祿壽三星各得一枚人參果。
唐僧師徒四人也各自分得一枚。
鎮元子還特意給了葉恆兩枚,敖烈跟在葉恆身後,分得其中一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