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麼一說,朕倒想起來了。”
“土木堡之變後,那些藩王們也是這般。明明沒有實力,卻想著謀朝篡位。這些小國怕不是也想借此博取名聲?”
朱祁鎮眯起眼睛。
目光閃爍。
“聯現在最好奇的是,這些國家的君主到底是如何對民眾交代的。”
“難道就不怕被人笑話?還是說在他們那裡,這種行為反而會贏得支援?”朱祁鎮搖頭輕笑。
王振看著天幕上變換的畫面。
“也許他們的想法和我們不同。就像北方的遊牧民族,他們覺得搶掠是光榮的事,而我們大明卻認為這是野蠻行徑。”
“世界竟然已經變成這般模樣。朕倒要看看,這些國家最後會不會因為這種行為而亡國。“若是在我大明,這樣的官員怕是早就被革職查辦了。”
朱祁鎮的語氣中帶著幾分感慨。操練場上的將士們看著天幕。
紛紛議論起這些荒唐事來。平日裡刀光劍影的軍營。此刻倒成了最熱鬧的地方。
“就這點人馬還想橫掃千軍?”
“莫不是以為打仗和過家家一樣簡單?”行軍打仗這些年。
見過狂妄的。
卻沒見過這般不知輕重的。就連那些拼死抵抗的敵軍。也知道要量力而行。這些小國倒好。
彷彿完全不懂兵法韜略為何物。
“說句實在話,我們一個營就能把他們全部拿下。”
“何止,怕是一個排就夠了。”
看著這些國家的舉動。
讓人不禁想起從前帶新兵時的情形。那些初入軍營的毛頭小子。
好歹還知道先學步伐、操練武藝。這些小國怕是連基本的操練都沒有。就敢大言不慚地叫囂天下。
“也不知道他們的將士是怎麼想的。”
“怕是連刀都握不穩吧。”
年輕計程車兵們雖然平日裡氣盛。但看到這般情形也只能搖頭嘆息。打仗講究的是實力。
光靠嘴上功夫。
怎麼能在戰場上立足。
倒是那個速戰速決的得國。做事幹脆利落。反而值得欽佩。
“這要是真打起來,豈不是比演練還簡單?”
“那可未必,說不定他們還有什麼特別的本事。”雖說是在取笑這些小國。
但大夥心裡也都明白。這世道早已不同往日。
就像教場上的新式武器一樣。
有些事情光靠老經驗已經不夠用了。不過這般不知天高地厚。
倒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第七個,堅不可摧的馬奇諾防線。】
【當年發國人為了對抗得國,消耗大量資源建立了這條防線。按照他們的說法,這是相當有安全感。】
【從結構上來看確實如此,5800多個永久工事,鋼筋混凝土厚度誇張到3.5米,300毫米厚裝甲塔堡。再加上各種雷區和陷阱,把得國軍方都給看麻了。】
【但發國人忘了一件事,就是一戰的時候他們會繞路。得國人再次發現了發國人這條防線的致命漏洞,短。】
【於是機械化部隊繞過了這條防線,開啟了閃電戰。於是不到六個星期的時間,發國人就投降了。】
【後人們點評這簡直防了個寂寞。看看我們老祖宗修的長城,果然長才是硬道理。】
【第八個,玉米大帝赫魯曉夫。】
【這個梗並不是因為他喜歡吃玉米,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蘇李安特別重視重工業發展,導致農業生產漸漸落後。戰爭和擴張讓頹廢的農業更加雪上加霜。】
【這邊斯大林正在頭疼,那邊烏某蘭卻實現了糧食大豐收。一切都是赫魯曉夫和玉米的功勞,他老人家發現黑土地很適合種玉米,於是就靠著玉米實現了大豐收。】
【其實黑土地種別的也一樣,於是赫魯曉夫成了堅定地玉米戰士,鍥而不捨的向小麥戰士斯大林推銷玉米。直到小麥戰士去世,他也沒推銷成功。】
【後來他接替斯大林成為蘇李安領袖之後也沒有忘掉好哥們玉米,於是安排蘇李安大面積種玉米,知道表面上滿足了自己的種植目標。】
【他不知道的是,不是所有土地都適合玉米。野蠻種植之外還有許多人學習他到處種玉米,於是蘇李安的農業危機再次爆發成功。
【在一片罵聲中,赫魯曉夫狼狽下臺。真是成也玉米,敗也玉米。】
“這防線防的是空氣吧2333”
“發國:這防線固若金湯!得國:我從旁邊走好了”
“史上最強玉米推銷員實錘了”
“斯大林:我尋思小麥也挺好的?”
“長城永遠滴神!”
“花了那麼多錢就整了個鍋蓋,我直接笑死”
“農業:我為什麼要承受這些?”
大秦位面。
秦始皇凝視著天幕中的畫面。
嘴角漸漸揚起一抹笑意。
“後世人說得對,長才是硬道理!朕果然沒有看錯。這馬奇諾防線修得再堅固,還不是被人輕易繞過去了。”
秦始皇站在巍峨的城牆上。
黑色的龍袍被山風吹得獵獵作響。
李斯恭敬地立在一旁。
眼見天幕中後人對長城的讚譽。
也不禁挺直了腰板。
“陛下高瞻遠矚,早就想到了這一點。這長城不僅綿延萬里,更是因地制宜。”
“哈哈哈,這些後世人倒是有意思。朕原本還擔心耗費這麼多人力物力,不知是否值得。現在看來,這長城當真是利在千秋。”
秦始皇負手而立。
俯瞰著腳下正在緊張施工的場景。
神情越發堅定。
“臣聽說工地上的百姓們最近也都議論紛紛,都說陛下果真是為子孫後代著想。”
蒙恬走上前來。
軍靴在青石板上發出沉穩的聲響。
“既然如此,朕要重重賞賜那些參與修建的百姓。讓他們知道,他們不是在做無用功,而是在為大秦創造永世功勳!”
始皇帝的目光掃過遠處連綿的群山。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