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乃千古一帝,後世小國如何能與之相提並論。”秦始皇冷笑一聲。
“朕倒要看看這宋國還有什麼本事,竟敢在史書上如此胡編亂造。”蒙恬正色道。
“若是讓這等謠言流傳,恐怕會誤導後世。”
“這等荒誕不經的故事,傳到民間怕是要貽笑大方。”王賁搖頭嘆息。
胡亥面帶笑意。
“父皇何必動怒,這些人怕是連陛下在何年封禪都不知道。”秦始皇重新坐下。
目光深邃地望著天幕。大漢位面。
漢武帝剛坐下就被天幕的內容驚得差點打翻了手中的玉杯。眼中閃過一絲怒意。
卻又帶著幾分好奇。
東方朔故作輕鬆地攤攤手。
“陛下的封禪大典現在看來倒是成了後人的仿製品。”司馬相如撫著佩劍。
面露不悅。
“這宋國莫非以為泰山是他家的?隨意就敢上去封禪?”公孫弘捋著長鬚。
“這些人連年份都記錯了,還敢妄議歷史。”衛青面露譏諷。
“一個小小的宋國,倒是敢把遼國的歲幣說成自己的功勞。”霍去病輕蔑一笑。
“這等不通軍事之人,竟也敢談論戰略。”漢武帝負手而立。
“朕費盡心力才尋得封禪典儀,這些人倒好,隨意就敢登泰山。”董仲舒皺眉道。
“這等荒誕之事,竟也能當做史實流傳。”張騫搖頭嘆氣。
“這些人連西域都未必去過,就敢談論戰略方針。”桑弘羊冷笑。
“這宋國怕是連國庫為何物都不知,就妄談充盈國庫。”王溫舒輕嗤。
“銷燬史書倒是有趣,莫非是怕後人知道真相?”漢武帝眉頭緊鎖。
“朕倒要看看,這些人還能編造出什麼有趣的故事來。這般荒誕,倒是讓朕開了眼界。”司馬遷小心翼翼地記錄。
“陛下,這等離奇故事,是否要寫入史記?”衛青擺擺手。
“這等故事若是讓匈奴人聽見,怕是要笑掉大牙。”霍去病輕聲道。
“倒像是說書人編的話本子。”漢武帝眼中閃過一絲玩味
“有趣,當真有趣。這後世之人,倒是會編排故事。”公孫弘正色道。
“這些人連年月都記不清,卻敢妄自尊大。”
“這宋朝的事蹟,說出來都讓人笑掉大牙。”一位文人搖頭晃腦。
舉起酒杯。
“你聽聽,什麼叫封禪開創者?秦皇漢武都要被他們氣活過來。”
“這史書寫得也太兒戲了,連年份都記不清,還敢自稱開創者。”茶館裡幾個老饕正喝著新茶。
“誒,你們聽說了嗎,那個司馬光的故事可真有意思。”“可不是嘛,一個落榜生竟然還記載得這般生動。”
“這編故事的本事倒是不小,連個考生失意都能寫得這麼熱鬧。”酒樓的幾個武人正談笑風生。
“趙禎那點軍事本事,也好意思說自己好戰?”
“這不是笑話嗎?遼國給歲幣?分明是反著寫的。”
“宋朝那點本事,也敢說什麼大兵壓境,真是笑死人了。”書肆中。
幾個讀書人翻著典籍。
“這等荒誕故事,也敢冒充正史。”
“你說這些故事是怎麼流傳下來的?簡直比說書的編得還離譜。”“這不就是一本笑話集嗎?偏偏還要裝作正經。”
街邊茶坊。
說書先生正說得起勁。
“這宋真宗也是個有趣的,封禪也不打聽打聽規矩。”
“後面怕是還有更多笑話,單這幾段就夠我們笑一年的了。”“這些故事傳到民間,倒是給百姓們找了不少樂子。”
“你說這些編故事的人,是不是故意要後人笑話?”
“依我看啊,這些故事就該收進笑話集裡,省得還要裝模作樣地當正史。”
“不過這麼想想,倒也有趣。這些荒誕故事,倒是讓我們這些後人開了眼界。”【公元997年,趙光義從兩根箭中重生,並從趙恆手中奪過皇位。】
【公元979年,高粱河之戰爆發。趙光義騎驢駕車,單槍匹馬追著遼國數十萬大軍砍了幾百裡,從涿州一直殺到幽州高粱河附近。】
【遼國數十萬大軍都被趙光義嚇破了膽,就此撤退到幽州以北。此戰過後趙光義一戰封神。】
【公元976年,趙光義善心大發,意外從幾個畫師手中救下了南唐小美女“小周後”。並銷燬了畫師的畫作,並將“小周後”送回了南唐。後人對這一事件給出了高度評價。】
【公元976年,戎馬一生的趙光義深感疲備。於是便從蠟燭裡復活了哥哥趙匡周斧頭強迫趙匡胤當了皇帝。】
【至此,趙匡胤當了接盤俠,也成了宋朝未來的亡國之君。】
【公元961年,趙匡胤在宮中設宴款待群臣。因為疏忽大意不小心喝多了酒,被武將們趁機奪走手中兵權。此次事件導致了宋朝滅亡。】
【公元960年2月4日,趙匡胤在陳橋一帶被扒下黃袍,逼迫退位。自此,稱霸了39年的大宋王朝徹底宣告滅亡。】
“趙匡胤:等等,我怎麼就成亡國之君了?”
“穿越玩家朝著錯誤的方向全速前進”
“歷史書: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
“這是把歷史攪成一鍋粥了吧”
“小周後:我怎麼還穿越到南唐去了?”
“導演寫劇本寫睡著了吧”
騎驢還能開車?是新款驢嗎?
大宋位面。
趙匡胤和趙光義同時站在天幕下。面面相覷。
趙匡胤的臉色由震驚逐漸轉為哭笑不得。趙光義扶額嘆氣。
“兄長,這後人編排得也太離譜了。我騎著驢還能開車?”趙匡胤忍俊不禁。
“你這一人追著遼軍砍了幾百裡,倒是比武松打虎還厲害。超普站在一旁搖頭。
“陛下,這些人連年份都記錯
不敢胡編亂造。呂蒙正滿臉無奈。
“二位的事蹟竟被寫得如此離奇。”潘美忍著笑。
“陛下從蠟燭裡復活,這倒是新鮮。”趙光義哭笑不得。
“我倒不知道自己還有這楊業撫著鬍鬚。
“這高粱河之戰記載得倒像是戲文。’趙匡胤擺擺手。
“朕在陳橋被扒黃袍?這是把歷史顛倒過來寫了。曹彬忍不住插話。
“這些人連陳橋兵變都能寫反了。
趙光義搖頭嘆息。
“什麼小周後,什麼畫師,都是從何處編來的。”趙匡胤看著弟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