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通古代,盤點現代封神人物

第96章 古人看棒子言論:秦滅六國,我國出兵,將改寫龍國曆史!嬴政笑了

【發國網友:拿破崙沒有騙我們,龍國確實是沉睡了幾千年的雄獅。】

【蒙古網友:中原人打不過我們匈奴人,我們的戰鬥力可以橫掃整個歐洲大陸】

【漂亮國網友:我痴迷於龍國文化無法自拔,誰能幫我翻譯這些龍國曆史劇,我願為此支付1000美元】

【河蘭網友:我去過兵馬俑,看著那些小兵我彷彿穿越到了秦朝,我願做贏政的大將】

【泡菜國網友:歷史總是遺憾的,如果當時我們趁秦軍攻下六國兵力空虛,直擊中原,那泡菜國將改寫龍國曆史】

【越南網友:泡菜國住嘴,秦朝時期泡菜國還是原始部落,那時候的越南歸屬秦國管轄】【阿三網友:叫天可汗也太自大了,只是統治著世界的一個角落而已】

【阿三網友:是的,唐期時還派僧人來向我們學習】

——“拿破崙難得說了句人話,雖然他當時在打仗”

一—“1000美元就想看懂歷史劇?建議從詩經開始學”

——“越南網友太實誠了,給你加雞腿”

——“秦軍空虛?你確定不是在送人頭?”

一—“發國網友說得對,但是雄獅從來沒睡過”

一—“蒙古網友別做夢了,成吉思汗的棺材板壓不住了”一—“阿三網友又在凡爾賽,建議複習一下玄奘西遊記”一—“蒙古又忘吃藥了,來個人提醒下元朝有多長”

大秦位面。

秦始皇與李斯於咸陽宮中觀天幕。“這些蠻夷倒是會說笑。”

秦始皇目光如炬。

“李斯,你看這些域外之人,竟敢在此大放厥詞。”

“陛下,那河蘭國之人倒是有趣。想做大秦將軍,卻連我朝甲士都不如。”“臣記得他們不過是西域小國,如何能擔此重任。”

“泡菜之邦更是可笑。趁我大軍北上滅六國之時偷襲中原?”秦始皇神情倨傲。

“這等蠻夷,連我朝一個郡都攻不下,還妄圖改寫歷史。”

“那越南倒是說得在理。”

李斯繼續觀看天幕。

“他們確實歸屬我朝統轄,尚且知道些許禮儀。”“朕倒是對那漂亮國之人頗感興趣。”

秦始皇忽然轉身。

“居然願意花費千金來了解我朝歷史,比那些只會叫囂的蠻夷強多了。”“至於那阿三之邦,竟敢妄稱唐朝向他們學習?”

李斯搖了搖頭。

“這些域外之人,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蒙古人倒是狂妄。”

秦始皇負手而立。

“朕修長城,就是為了防備這等遊牧民族。他們若真有本事,為何不敢南下?”“倒是那發國之人說得不錯。”

李斯附和道。

“我朝確實如雄獅一般,只是他們不知,這雄獅從未沉睡過。”

“既然他們都這般關注我朝,朕倒想看看這些蠻夷還能說出什麼話來。”秦始皇目光深邃。

“傳令給蒙恬,加固長城防務。至於那些妄圖偷襲中原的小國,讓他們也嚐嚐我朝鐵甲之威。

“蒙恬將軍早有準備。”李斯展開竹簡。

“這些域外小國,不過是在天幕上逞口舌之快罷了。”大明位面。

明武宗朱厚照與劉瑾於乾清宮中觀看天幕。“發國的拿破崙,竟然知道我中原是雄獅。”

朱厚照手指輕輕敲打著案几。

“朕一直覺得西洋這些國家都不懂我大明的威嚴,看來他們倒是有幾分見識。”“這蒙古人還在那裡吹噓。”

劉瑾挺直了腰板。

“當年成祖皇帝北伐,打得他們連馬都不敢騎,如今倒在這裡說什麼橫掃歐洲。”

“他們連我大明的火銃都沒見過,就敢說這種大話。”

“漂亮國的人倒是有趣,一千金要看我朝歷史。”朱厚照站起身來在殿內踱步。

“朕看他們連我大明的一個縣誌都讀不懂。這些人總是喜歡誇誇其談,卻不知我中原文化博大精深。”

“陛下請看那些評論。這些後人倒是明白事理,說得句句在理。”劉瑾指著天幕上滾動的彈幕。

“特別是那個讓河蘭人先考取功名的,真是說到了根子上。”“我倒是很想知道,這些域外之人是怎麼看待我大明的。”朱厚照走到天幕前。

“朕這些年一直在研究西洋器物,對這些國家也頗感興趣。不如多派些人出去走走,看看他們到底有什麼本事。”

“那阿三國說什麼唐朝向他們學習,真是笑話。”劉瑾搖了搖頭。

“陛下可還記得前些年來朝貢的阿三使臣嗎?連我們的火銃都沒見過,嚇得連連後退。這樣的國家,也配談論我中原?”

“泡菜國和越南在爭論誰屬於秦朝,朕倒覺得好笑。”

朱厚照大步走向龍椅。

“這兩個小國,一個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一個還在懷念當年是我中原的郡縣。”“既然他們這麼嚮往我中原,不如多派些使者去教化教化他們。”

“臣倒覺得這天幕上的爭論,正好可以作為我朝修史的參考。”劉瑾雙手作揖。

“讓後人也能看看,這些域外各國是如何看我大明的。”

“既然他們這般關注我朝,不如讓內府多制些新奇玩意。”朱厚照轉身看向劉瑾。

“讓這些番邦知道,我大明不僅有軍威,更有超乎他們想象的技藝。”饒是見慣了市井之中的各色趣事。

這天幕之上的景象還是令人目瞪口呆。原來在這遙遠的他方。

竟有如此多的域外之人在談論著中原。這般情形。

不由得讓人感慨萬千。那些域外人士的言論。

或狂妄,或痴迷,或爭執。著實令人忍俊不禁。這般景象。倒像是在茶館聽書。

只不過說書人變成了這些遠方的異邦之人。平日裡只在話本上讀到的域外風物。

今日倒是活靈活現地呈現在眼前。看著這些人爭論不休。

古人們不禁莞爾。中原之地歷朝更迭。文治武功自有其傳承。

又豈是區區幾句言語就能道盡的?那些妄自尊大之人。

不過是井底之蛙罷了。

倒是那些仰慕中原文化的異邦人。雖然理解尚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