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通古代,盤點現代封神人物

第84章 古人看李二穿越成趙構,李二:朕手癢難耐,渴望打架!

“不過朕倒是對這些人的想象力感到驚訝。一個無名小卒,經過他們的演繹,竟成了什麼大將軍。”

康熙站起身來走向窗邊。

“臣以為這些人就像是戲臺上的小丑,自導自演一場荒誕的戲碼。他們越是粉飾太平,越顯得可笑。”

“朕年輕時讀過不少史書,還從未見過如此荒謬的。”康熙隨手拿起一卷奏摺。

“這讓朕想起了在盛京時看到的那些古老碑文,上面記載的歷史,可比他們編的這些有趣多了。”

“皇上說得是。這些人連自己的根都找不到,卻偏要在這裡攀附古人。他們這般作為,倒像是在給自己編織一個美夢。”

“說起來,朕適才看到天幕又要播放新的內容了。”

康熙放下手中的茶盞。

目光重新聚焦在天幕之上。

“這次倒是有意思,居然說起了太宗皇帝和趙構的事。”

“臣也看到了。說是要討論太宗皇帝若是穿越成了趙構,是否能夠拯救南宋。這倒是個有趣的話題。”

索額圖上前一步。

“不過這兩位皇帝的際遇和性格,可是天差地別。”

“確實如此。太宗皇帝開創貞觀之治,而趙構卻只能偏安一隅。看看這天幕要如何解釋這其中的差異。”

康熙的眼中閃過一絲期待。

“這比方才那些蠻夷的無稽之談有意思多了。”

“皇上所言極是。太宗與趙構的時代背景和麵臨的困境都大不相同。”“若單憑一人之力,就想改變整個局勢,實在耐人尋味。”

【華夏上下五千年來,唯一在網際網路上人稱“我上我也行”的開國皇帝。】【如果暮年李二一黨醒來穿越成趙九妹,能拯救大宋嗎?】

【你穿越了,睜開眼睛的你發現大唐早就亡了。現在斗轉星移,大宋要完犢子了。】

【花了半個月消化了一下情報,接著你就發現,從未有過如此美妙的開局。請為我歡呼,為我喝彩。】

【那傢伙江南的基礎建設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如果選擇開擺,則可以直接躺平稱臣,當劃江而治的皇帝。】

【在你醒來的時候聽到的朝堂上主流言論是這樣的,這些大臣嘴上一個個是國家大義,心裡想的全他娘都是自個兒在江南的生意。】

【天幕畫面:官家與大臣討論ing···】

【“眼下形勢金人所慮者岳飛也,官家何不誅殺岳飛,再按照老傳統交點歲幣破財免災乎

【“我覺得不行。”】

【“陛下,岳飛可是要打著迎回二聖的旗號啊,那可是您的父親和哥哥,到時候您的法統何在?”】

【PS:這話換做一般人可能會考慮一下,一聽是如此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事。】

【“這我可太熟了,別的我可能不熟,但這事兒我可太熟了。”】

一一“這波穿越,整個人都不好了”

一—“這些大臣一個個都是商人思維”

一—“突然發現太宗上身的趙構贏麻了”

——“老李:我就是專業的,這種宮鬥劇我演過”

一—“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次輪到我咬人了”

一—“什麼叫專業?這就叫專業!”

——“玄武門事件專業戶表示很熟練”

大唐位面。

太極殿內。

李二與房玄齡凝視著天幕中閃動的畫面。

“玄齡,這倒是稀奇。朕竟在天幕中看到了自己。”“後人倒是會想,居然編排朕去了南宋。”

李二撫摸著御案上的茶盞。

“這趙構,倒是個有趣的人物。”“陛下,這些後人倒是想得巧妙。”

“他們說陛下若是去了南宋,定能力挽狂瀾。想來也是因為陛下平定天下的手段高明。”房玄齡邊說邊整理著案上的竹簡。

“朕倒是覺得這些人說得不無道理。那趙構的處境,與當年朕在玄武門時倒是有幾分相似

“只是他沒有朕的魄力,也沒有朕的膽識。”

李二負手而立。眺望殿外。

“若真讓朕去了南宋,那局面確實好辦。”

“陛下說得是。這些後人說陛下最懂這等事,倒也不假。只是他們這般編排,未免有些輕佻。”

“無妨,他們說朕是‘我上我也行’的開國之君,倒也說到了點子上。治國平天下,不就是要有這般魄力嗎?”

李二轉身看向天幕。

“不過這些人倒是把朕說得太過厲害了,彷彿朕一去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這些後人對陛下推崇備至,想來也是因為貞觀之治的盛況。他們覺得陛下若是去了南宋,定能重現當年的輝煌。”

“朕倒要看看這些後人還能編出什麼有趣的故事來。這般假設雖然荒誕,但確實讓朕感到幾分有趣。”

李二輕撫龍椅扶手。

“治國之道,終究還是要靠實打實的本事。”天幕中的畫面依舊閃動。

這個關於穿越的奇想。

在這個盛世之君的心中激起了一絲別樣的漣漪。大宋位面。

臨安宮內。

趙構與張浚觀看著天幕中閃動的畫面。窗外則是細雨綿綿。

“這些後人當真可惡。他們竟然說朕無能,還要讓太宗來救朕的大宋””。”趙構面色陰沉。

指著天幕中的畫面。

“他們可知道朕面臨的是何等局面?江山社稷,朕又何嘗不想光復?”

“陛下息怒。這些後人不明就裡,又怎知當年局勢艱難。”

“陛下南渡保全基業,已是難能可貴。”

“他們說什麼‘我上我也行’,真是可笑。太宗若是來了,面對金人鐵騎,難道就能勝過岳飛不成?朕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啊。”

趙構站起身來走到窗前。

“你可知道,朕每每想起二聖北狩,心中就如刀絞一般。”

“陛下所慮極是。當年局勢危急,若非陛下決斷南遷,恐怕連這半壁江山都保不住。這些後人妄加評論,實在是···”

“朕知道他們怎麼想。他們以為朕怕事,以為朕軟弱。”

“可他們可知道,若不是朕在江南經營,何來根基?何來富庶?”趙構的聲音裡帶著幾分悲憤。

“他們只道朕不如太宗英明,卻不知朕面對的敵人比他強大百倍。”“陛下所言極是。金人鐵騎之強,遠非當年的突厥可比。”

“況且陛下勵精圖治,江南繁華更勝從前。這些後人只看表象,卻不知其中艱難。”“罷了,讓他們說去吧。他們今日笑話朕,他日自有公論。”

趙構望著窗外連綿的細雨。

“歷史自有公斷,朕行得正,站得直,何懼他人閒言?”

殿外的雨勢漸大。

打溼了庭院裡的梅花。

天幕中的畫面依舊在閃動。

映照著這位備受爭議的皇帝複雜的心緒。深夜的茶館裡。

古人們圍著天幕爭論不休。對於這位太宗穿越的奇想。不禁讓眾人浮想聯翩。

“太宗若真去了南宋,怕是第一件事就要先處理了秦檜。”

在場的人紛紛聯想到自家朝代的種種往事。

有人感嘆這般穿越若是落在尋常人身上。怕是連朝堂上那些彎彎繞繞都理不清。更迪論什麼力挽狂瀾。

但李二不同。

那可是開創了貞觀盛世的人物。

“依我看,太宗去了南宋,不出三年就能光復中原。”此言一出茶館內頓時炸開了鍋。

有人認為太宗若真穿越過去。

必定會重用岳飛。

絕不會讓秦檜這等人興風作浪。

也有人覺得。

就算是太宗也難以在金人的鐵蹄下扭轉乾坤。畢竟時代不同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