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後世處處都要管著。連吃飯都要受人指揮。
這般日子怕是比古時的徭役還要難熬。徭役尚且能在工餘之際談笑風生。
這後世的犯人。
卻連說話都要看人臉色。古人心中暗暗慶幸。幸好生在從前。
雖說古時的牢獄環境惡劣。但至少還能保留幾分自在。這後世的規矩。看似人性化。
實則處處透著一股詭異。比起身體上的苦楚。這般精神上的折磨。
才是最讓人難以承受的。
【用餐結束後,你需自行收拾碗筷,保持餐桌的整潔。隨後在獄警帶領下,並然有序的離開餐廳。】
【早晨八點半,勞動改造的序幕悄然拉開,每所監獄的勞動任務各有不同。一般都是踩縫紉機、高考試卷的印刷、製作各類小手工等,任務琳琅滿目。】
【而這次監獄將你安排到了服裝車間,操作縫紉機。】
【剛開始你可能會要點小心思,有磨洋工的打算。可監獄早就防著你,給你制定了任務量。】
【如果完不成,不僅取消進小賣部的機會,更不能減刑。為此你只能拼了老命,將縫紉機踩到冒煙。】
【不同於外界的模式,監獄內實行的是“五么麼”制度。即每天五週勞作,休息一天學習一天。】
【這些勞動不僅磨礪了你的意志,還為你帶來了一定的經濟回報。】
【雖不豐厚,卻足以讓你在監獄生活中添置些必需品。更重要的是這頓經歷將成為你刑滿釋放後,重返社會的寶貴技能。】
——“監獄版五加二,比996還人性化是怎麼回事”
——“什麼叫任務量?這是監獄版KPI考核嗎”
——“這監獄怎麼比某些培訓機構還靠譜?”
——“看完感覺這哪是改造,這分明是職業培訓+生活管理課”
——“任務完不成不給進小賣部,這懲罰措施好溫柔”
一—“並然有序離開餐廳,感覺比小學生還乖”
一—“一週休兩天,這工作制度比某些公司都香啊”
——“縫紉機都踩冒煙了,這是要開啟縫神模式啊”大明位面。
明英宗與王振佇立在文華殿內。望著天幕上呈現的景象。
晚春的微風輕拂過琉璃窗欞。
“這後世的勞改之法,倒是別具一格。”
“朕見那些犯人,竟還能學得一身本事。他們踩著那縫紉機器,比我大明織造工坊裡的工匠還要賣力。”
明英宗微微前傾身子。神情專注。
“陛下明鑑。臣觀這後世的牢獄,確實令人歎為觀止。”
“您瞧那些犯人,不僅能學得一技之長,還能賺些錢財。這比我大明的牢獄高明多了。”王振站在一旁。
眼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
“這五休二的規矩,朕倒是第一次聽說。”
“他們竟還給犯人安排專門的學習時間,這哪裡像是在服刑?倒像是在上那書院一般。”
“朕的這些大臣,怕是都沒這般待遇。
“陛下恕臣直言,這勞作雖看似輕鬆,實則暗藏玄機。”
“您看那任務量的規定,完不成就沒有好處。這般精妙的管理之法,比我大明的杖責還要管用。”
“朕聽聞現在工部缺少能工巧匠,若是能把這般辦法用在我朝,豈不是一舉兩得?既懲戒了罪犯,又培養了人才。”
明英宗的目光中透著思索。
“陛下高見。這後世的牢獄,與其說是懲罰之地,倒不如說是一所技藝學堂。”“臣看那些犯人,在裡面過得比我朝的尋常百姓還要規矩。”
大宋位面。
宋神宗與王安石立於崇政殿中。殿外梧桐葉片隨風飄落。
簷下風鈴輕響。
“這後世的牢獄,竟成了手藝培訓之地。朕瞧著這般規矩,倒像是在幫那些犯人謀出路。“他們在獄中不僅能習得一技之長,還能賺些錢財,這哪裡像是懲罰?”
宋神宗眉頭緊皺。
語氣中透著幾分不滿。
“陛下,這倒讓臣想起變法時的情形。”
“當年我們推行青苗法,許多人也是這般抗拒。但臣以為,這後世的做法未必妥當。”“您看那些犯人,在裡面過得如此安逸,日後哪裡還會害怕坐牢?”
王安石站在殿下。神情凝重。
“正是如此。朕觀這些規矩,處處都透著仁慈。”
“那任務量也不過是做做樣子,真要較真起來,哪個犯人做不完?”“這般軟弱的管理,只怕會讓那些屑小之徒有恃無恐。”
“陛下明見。這後世的牢獄,表面上看著規矩森嚴,實則處處留有餘地。”
“臣擔心這樣下去,牢獄非但失了震懾之效,反倒成了避難之所。那些窮苦之人,說不定還會故意犯事進去學手藝。”
“更令朕擔憂的是,這般溫和的手段,如何能讓那些作奸犯科之人知道悔過?”“朕見他們在裡面吃得好,住得好,還能學得一身本事。”
“這與其說是懲罰,倒不如說是在養閒人。這後世之人,當真是把仁慈二字用錯了地方。宋神宗的語氣中帶著明顯的不贊同。
東漢位面。
劉備與諸葛亮漫步於成都府邸的迴廊下。
他凝視著天幕。
指節不自覺地敲打著欄杆。
春日的暖陽穿過迴廊的縫隙。在地面投下斑駁的光影。
“這後世的囚徒倒是有福,不僅能學得一技之長,還能賺錢養家。”“想當年我在荊州時,那些囚犯一個個骨瘦如柴,哪像這般優渥。”劉備微微眯起眼睛。
目光中透著幾分感慨。諸葛亮輕搖羽扇。長鬚微動。
“主公,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那些犯人在裡面不僅學得一身本事,出獄後還能養家餬口。”
“比起我們只知懲戒,卻不管他們生計的做法要高明得多。”劉備停下腳步。
轉身望向諸葛亮。眼中閃過一絲追憶。
“你說這話倒是提醒了我。當年我經營販鞋之時,也曾見過不少窮苦之人為了生計而鋌而走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