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沒事兒北伐幹啥?
韓信一臉懵圈。
......
【北伐的路子不外乎就兩條。】
【一條是把巴蜀當成踏板,另一條是把淮河流域當成踏板。】
【打個比方:諸葛亮從漢中出兵,翻過秦嶺,殺進關中。】
【劉裕從建康(也就是現在的南京)帶著軍隊渡過淮河,直奔山東。】
...
【從戰國時期吳越搞北伐,到太平天國搞北伐。】
【在咱華夏漫長的歷史裡頭,除了大明朝朱元璋那次北伐真正成功了。】
【其他的北伐基本上不是見好就收,就是以失敗收場。】
【......】
......
大宋欽宗那個時空。
岳飛瞅見華夏曆史裡。
就只有大明北伐成功了。
心裡“咯噔”一下!
我岳家軍往北打,按後世的說法那肯定是北伐。
要是後世記載裡沒我岳家軍。
那就只有一種可能。
就是我岳家軍打輸了?
岳飛頓時覺得一股氣往上湧。
心裡頭又憋屈又難受。
“難道真的就沒有朝廷軍隊收復中原的那一天了嗎?”
那咱大宋朝可咋整啊!
......
南北朝那個時空。
“咋可能呢?”
“咋就只有大明成功了?”
劉裕覺得特別納悶兒。
我可是剛把長安給打下來啊!
後秦皇帝姚泓可是在我面前乖乖投降的。
劉裕當然清楚北伐有多難。
淮河,那本來就是一道天然的防線。
可我不也把南燕和後秦給拿下了嗎。
這會兒軍隊士氣正旺呢。
現在就只剩下北魏了。
雖說現在北魏拓跋家勢力挺強。
可我也把關中給佔了。
用關中的資源當後盾,跟他們打持久戰。
肯定能打敗拓跋家。
“要是後世說只有大明成功了。”
“那我肯定就是失敗了。”
“可我是咋失敗的呢?”
劉裕特別想知道自己失敗的原因。
【說到底,北伐之所以困難重重,主要源於以下這五個關鍵因素。】
【其一:人口因素!】
【在古代戰爭的各種資源裡,人口數量那可是佔據著最為核心、最為關鍵的位置!】
【人口數量的多少,直接決定了軍隊的規模大小,影響著潛在兵源的儲備情況,還關乎著後勤保障力量的強弱。】
【要是人口少了,打仗的潛力就會受到極大限制,就算偶爾打贏了幾場仗,也很難堅持到最後取得全面勝利。】
【就像三國時期,諸葛亮和姜維多次發起北伐,卻都以失敗告終!】
【原因就在於蜀漢人口稀少,時間一長,兵源和後勤都跟不上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