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通古代,盤點現代封神人物

第3章 華夏曆史上,為啥北伐大多都成功不了(三)

趙匡胤心裡那個憋屈啊,眼淚都快出來了。

“唉!三個上好的馬場,咱大宋一個都沒撈著!”

趙光義瞧見了,走上前說:

“皇兄,臣弟帶十萬兵馬,肯定能把燕雲十六州給拿下。”

趙匡胤一臉懷疑地瞅著趙光義。

“啊?就憑你?拿下燕雲十六州?”

“光義啊!咱得實際點兒。”

“那燕雲十六州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契丹人騎兵又厲害。”

“咱還是用‘和買政策’吧!”

趙匡胤直接就把趙光義給否了。

趙光義嘴上雖然答應了。

可心裡頭那股子氣兒,憋得難受!

哼!

啥叫就憑我?

等我當了皇帝。

瞧我拿不拿得下燕雲十六州。

......

螢幕上飄過彈幕:

“——馬政這事兒太重要了,典型的反面例子,挫宋啊,北宋南宋一個樣,馬政都爛透了。”

“——北宋本來馬場就少,還出了那檔子事兒,著名的吃羊風,佔了好多馬場。”

“——吃羊這事兒不是趙匡胤搞起來的嗎。”

“......”

......

北宋太祖那個時空。

趙匡胤一臉懵圈。

自己以前定的規矩。

“吃飯別追求啥稀罕玩意兒,御廚就用羊肉就行”。

這不是為了節儉嘛!

宮裡都不讓做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兒。

一個勁兒地吃那些便宜的羊肉。

我推行吃羊,不就是為了減輕財政負擔嘛。

羊肉多實惠啊。

開封周邊全是養羊的地方。

咋到了後世,就變成吃羊風了!

還佔了馬場的地兒。

不行!

“來人吶!”

“傳朕旨意,從今兒個起,不準拿馬場來養羊!”

“誰敢違抗,格殺勿論!”

......

大宋真宗所處的時空。

真宗這會兒滿臉的不痛快。

難道後世的人不曉得……

‘人參能補氣,羊肉可補形’嗎?

羊肉可是大補的好東西啊。

跟人參都有得一拼。

咱大宋的軍民吃了羊肉。

把身體養好了,不就更能打仗了嗎?

不就是佔了點兒馬場的地兒嘛。

反正咱們的戰馬大多也是從周邊,從西域買來的。

吃好了,啥都比不上!

“傳旨,朕要設個‘牛羊司’,專門管牛羊的事兒!”

......

大宋仁宗所處的時空。

宋仁宗瞅著御膳房剛送來的‘羊舌托胎羹’。

一個勁兒地誇:

“羊肉,那可真是人間少有的美味啊!”

“羊頭菜羹、燒羊頭這些可都是大補的好東西!”

宋仁宗雖說也知道,有些馬場被改成了羊場。

在一定程度上,佔了馬場的地兒。

但是。

羊肉實在是太好吃了!

而且,羊肉還是官員的俸祿呢。

每年發給官員的羊都有幾十萬頭。

朕自己都常常半夜忍不住。

就想著吃燒羊!

......

螢幕上彈幕一閃而過:

“——可騎兵除了機動性強,難道真能打過步兵方陣嗎?長矛直接就把騎兵給剋制了,好吧!”

“——要是騎兵真那麼無敵,那匈奴,突厥最後咋被收拾了?”

“——話不是這麼說,誰沒事兒會拿騎兵去衝方陣啊!”

“——衝方陣的都是重灌騎兵。”

“——重灌騎兵也不能隨便衝方陣啊。”

“——中原王朝早就搞出了長弓重弩和戰車,這些可都限制了騎兵的發揮。”

“——雖說騎兵在大平原上確實厲害,但是打城市攻堅戰就不行了,不然南宋能守那麼多年?”

“......”

......

大唐太宗世界線。

李世民已經好些年沒親自帶兵打仗咯。

可一看到天幕上大夥為騎兵的事兒爭得面紅耳赤。

騎兵?

這事兒朕可是門兒清啊!

想當年虎牢關那場大戰。

朕帶著三千五百玄甲軍,愣是把十萬大軍打得落花流水。

靠的就是咱那玄甲騎兵。

不過朕可不會傻乎乎地讓騎兵正面硬剛。

朕都是繞開敵軍主力,直接發揮騎兵靈活機動的優勢,到處迂迴穿插。

在迂迴的時候,瞅準敵軍的薄弱環節。

瞅準機會就衝過去,把敵軍的陣型攪得稀巴爛。

李世民想到當年自己親自帶著騎兵。

到處迂迴包抄,那場面。

想到這兒。

他轉過頭問程咬金:

“老程啊,你覺得朕現在還能有當年的風采不?”

程咬金一下子愣住了!

這哪能啊!

陛下您當年還是秦王的時候。

那簡直不要太猛。

騎著昭陵六駿到處射箭。

可把我們嚇得不輕!

至於現在嘛,嘿嘿……

不過呢,程咬金心裡明白,可不能說實話。

“陛下,您的箭術那叫一個厲害,我們可都趕不上啊!”

李世民聽了哈哈大笑。

對於別人誇他箭術好這事兒。

他還是挺愛聽的。

蒙古世界線。

成吉思汗覺得這事兒自己最有發言權了。

當年他西征的時候。

對付西邊那些同樣擅長騎馬的國家。

用的就是襲擾戰術。

先派輕騎兵在前哨和外圍,不停地騷擾敵軍。

一邊打一邊跑,把敵軍引到包圍圈裡。

然後再用重騎兵發起衝鋒。

騎射手從兩翼包抄過來。

最後把東歐那些騎兵全給收拾了。

要是碰到宋朝大軍。

那就直接硬剛。

派大批騎兵衝過去,先嚇唬嚇唬他們。

他們步兵的陣型一亂。

後面就可以慢慢收拾他們了。

天幕上的影片接著往下放。

【第五點:地形!】

【咱華夏的地勢啊,西邊高東邊低,就跟臺階似的,一層一層的。】

【古代南北打仗的時候,主要有三條戰線。】

【西邊是四川和漢中那塊兒;中間就是江漢平原;東邊是江淮地區。】

【四川往往是北方軍隊往南打的第一步。】

【只要把四川拿下,就能順著地勢,從西往東,沿著江一路打下去。】

【再和江北的軍隊配合,就能把南方給佔了。】

【要是四川丟了,襄陽馬上就得面臨南北兩邊一起夾攻的麻煩。】

【這麼說吧,四川就像是懸在南方腦袋上的一把刀!】

天幕上彈幕嗖嗖地飛過去:

“——所以說啊,諸葛亮在隆中跟劉備說的那些計劃,要想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荊州可是關鍵中的關鍵。”

“——只要蜀漢能把荊襄穩住,就能往西接巴蜀,往南連東吳,往北通曹魏。”

“——從古到今,荊襄那地方戰略位置重要得很,是真正打仗的人都想搶的地兒。”

“——沒錯,其實自從關羽不小心把荊州丟了以後,蜀漢基本就沒啥翻身的機會了。”

“......”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