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古爾泰笑道。
“父汗說得對。我們打仗時不也是這樣,設伏、偷襲、追擊。”皇太極若有所思。
“原來我們引以為傲的戰術,竟是遠古先民留下的本能。”黃臺吉插話。
“難怪小時候玩捉迷藏,總喜歡蹲在暗處偷襲別人。”
努爾哈赤大笑。
想起自己少年時在山林—間打獵的情景。那時他還不懂這些道理。
全憑直覺行事。如今看來。
這直覺竟是祖先流傳下來的狩獵本能。
范文程說:“這倒讓我想起一事。我大金騎兵追擊敵軍時,也是這般不緊不慢,等他們精疲力竭。”
努爾哈赤眼中精光閃爍:他帶領族人崛起時。
不就是靠著這股子耐心和韌勁嗎?明軍勢大。
他就躲在山林裡等待時機。一旦對方露出破綻。立刻發起突襲。
代善說:“看來我們打仗的本事,都是祖先打獵時留下的。”努爾哈赤負手而立。
望著殿外的皚皚白雪。這遠古先民的智慧。竟能流傳至今。著實令人驚歎。
他們女真人能夠在這白山黑水間生存下來。或許正是憑著這份與生俱來的狩獵天賦。天幕漸暗。
努爾哈赤卻陷入沉思。這人類最早的狩獵本能:
竟然能演變成如此精妙的戰術。實在令人震撼。
他不禁期待。
接下來還會看到什麼樣的智慧結晶。大宋位面。
宋太宗趙光義看完天幕內容。不由得眉頭微揚。
他倒是第一次對打獵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人類竟能用這般巧妙的方式狩獵。”趙普說道。
曹彬撫掌大笑。
“古人智慧,遠超今人想象。這哪裡是在打獵,分明是在下一盤大棋。”趙光義忽然來了興致。
“既是下棋,諸位愛卿且說說,這獵物和獵人,誰更像是棋手?”潘美沉思道:“獵人佈局,獵物應局,自是獵人為棋手。”
王仁瞻卻道。
“未必。獵物逃命,獵人追擊,一進一退,倒像是雙方都在走棋。”寇準忍不住插話。
“陛下,這倒讓臣想起了戰場上的計謀。聲東擊西,暗度陳倉,不也是這個道理?”趙光義眼前一亮。
“有意思。遠古先民尚且懂得設伏埋伏,我大宋將士豈能落後?”“臣倒覺得,這追獵之術與我朝守城有異曲同工之妙。”
趙琛說道。“此話怎講?”趙光義來了興致。
“我朝重在守成,講究以逸待勞。這遠古先民追獵時不疾不徐,不也是在等獵物精疲力竭嗎?”
趙光義聽罷不由得笑了。
“沒想到遠古先民的智慧,竟與我朝國策相通。”
趙普道:“這麼說來,我們的軍事策略,豈不都是從打獵中演變而來?”“有道理。”
寇準點頭。
“打獵講究耐心謀略,不正是我朝崇尚的治國之道?”遠古先民的智慧讓他深感震撼。
卻又隱隱覺得自豪。
這追獵之術與他推崇的以智取勝何其相似。難怪他登基以來。
總是強調謀略先於武力。曹彬忽然說道。
“陛下,依臣看來,這打獵之術,倒像是文治武功的最初雛形。”
趙光義深以為然。
遠古先民狩獵時的耐心與智慧。不正是他治國理念的寫照嗎?
這讓他對接下來的內容更加期待了。究竟還有多少遠古智慧。
等待著他們去發掘?潘關輕聲說。
“這般看來,我朝重文輕武的國策,倒是繼承了遠古先民最精髓的部分。”正逢明朝末年。
天下大亂之際。看完天幕畫面。
茶館食肆中爆發一陣鬨笑。這遠古先民的狩獵智慧。倒與眼下這亂世何其相似。
“說起來,這打獵倒像極了如今的世道。”
“可不是麼,李闖軍打仗也是這般,神出鬼沒的。”尤其是那些經歷過戰亂的百姓。
更覺得好笑。
遠古先民追獵時的戰術。
與當下這些起義軍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些義軍打游擊四處出沒。
不也是在等朝廷大軍精疲力竭麼?
茶館裡的食客們越想越覺得有趣。
遠古先民打獵時的耐心謀略。
竟在幾千年後的亂世中重現。那些起義軍打仗時的戰術。
說不定還真是祖先留下的本能。
“這麼說來,我們這些看熱鬧的,豈不是跟那些被追殺的獵物一樣?”“哈哈,可不是嘛,左躲右藏的,就怕碰上不講理的。”
食客們笑得更歡了。
在這個軍閥混戰的亂世。他們這些平頭百姓。
不就是那些被追著跑的獵物麼?見到官兵躲官兵。
遇到義軍藏義軍。躲來躲去。
不就是那遠古獵物的翻版?
“我看啊,這打獵的本事,倒是那些義軍學去了。”
“誰說不是呢,這不緊不慢地跟著,等你精疲力竭,活脫脫就是現在的世道。”茶館裡的笑聲漸漸帶上了幾分無奈。
這亂世之中。
誰又能說清楚誰是獵人誰是獵物?今日的獵物。
明日或許就變成了獵人。這人類最原始的狩獵本能。
竟在這亂世中發揮得淋漓盡致。
“也不知這打獵的本事,到底是福是禍。”
“這還用說?都是祖先留下的本事,就看用在何處了。”
望著漸暗的天幕。
食客們不禁期待起下一幕。這遠古先民的智慧。
或許還能帶來更多啟發。
只是在這個殺戮不斷的亂世。
這些智慧究竟會帶來怎樣的影響。恐怕誰也說不清楚。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人類就是特別善假於外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